健康養身★熟齡排尿危機 每四人中就有一人

熟齡排尿危機 每四人中就有一人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佐慈報導)從最早的塑化劑、毒澱粉,到最近的黑心海帶、黑心油等食安問題,使得國人相當不安,擔心自己腎臟是否可以「撐得下去?」,紛紛到醫院求診。亞東醫院泌尿科吳維哲醫師表示,門診中常見問題,如小便有泡泡、尿色較濃、小便不順暢等,衍伸出來的蛋白尿、血尿及排尿障礙等,其中又以排尿不順最常見。

台灣的資料中,有排尿症狀的病患隨年齡增加比例也會增加,75歲以上的老人家約有一半以上,可是就診的不及兩成,其中又以膀胱過動症的症狀最多。頻尿、急尿、夜尿、小便的尿柱變細、解尿困難、延遲排尿、排尿中斷及嚴重的殘尿感,以上七種稱之為下尿路症狀,都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些狀況普遍存在於良性前列腺肥大的男性病患,或有著排尿障礙的婦女身上。吳維哲醫師說明,由於膀胱頸功能的失調、尿道口阻塞、尿道狹窄、尿道括約肌共濟失調以及前列腺腫大,排尿障礙並非為男性專屬,45歲以上的男女盛行率約為四分之一。

生理上,隨著膀胱出口阻塞越嚴重,尿道內阻力也逐漸增加,因此在排尿時膀胱就必須以更大的壓力才能將尿液送出;一旦久了,膀胱便會代償性的增厚,通常變得較沒有彈性,進一步會帶來殘尿的增加。此外,因為膀胱壓力容易提高,會使得膀胱壁在較薄較弱的部分形成大小不一的憩室,使得殘尿量增加,容易引起膀胱發炎及膀胱結石。如果越來越嚴重,由腎臟經輸尿管傳送下來的尿液,也會面臨到較大的阻力,因此病人在膀胱病變後期時,就會產生腎臟水腫以及輸尿管水腫的現象,嚴重影響到腎功能時,甚至會發生尿毒症,進而造成腎臟不可回復性的破壞。

吳維哲醫師提醒,超音波檢查為一種非侵入性的檢查,腎臟泌尿科醫師可藉由超音波了解民眾腎臟的大小、型態,檢測是否有結石或阻塞性腎病變。同時也可探查膀胱的容量及攝護腺大小,以作為初步篩檢工具;若民眾有些微排尿困難,應盡速就醫避免情形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住家附近有廟宇空污加倍!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香火鼎盛的台北市龍山寺內,其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360微克,高出台北市平均值近50倍。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PM2.5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更會導致心臟病、心肌梗塞、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上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位100歲劉姓阿嬤,因不慎在家中跌倒,導致左側肱骨近端骨折,住家附近的醫院因阿嬤年紀太大,有高風險,故不建議手術,然而,百歲人瑞卻因骨折疼痛,生活頗受影響,造成情緒低落,睡眠品質不佳,食慾減少等,原本可以自己吃飯如廁,也因營養不夠而身體越來越虛弱。 收治病例的臺中醫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住家附近有廟宇空污加倍!台大醫院研究發現,香火鼎盛的台北市龍山寺內,其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為每立方公尺1360微克,高出台北市平均值近50倍。醫師表示,世界衛生組織將PM2.5列為第一級致癌物,更會導致心臟病、心肌梗塞、中風、慢性阻塞性肺病。台大醫院研究團隊,上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