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為何台毒豆乾是港驗出的?│今周刊

撰文/李建興

近來引爆的毒豆乾事件引發國人譁然,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台灣檢驗合格的出口食品,竟被香港先行檢驗出致癌物。比較香港對食安與時俱進的把關模式,到底台灣在食品的檢驗上,出了什麼樣的漏洞,值得檢討。

十二月六日台灣知名品牌德昌豆乾的產品,爆出含有致癌物二甲基黃,後續波及的品牌及問題產品多達數十種,引起社會恐慌。在台檢驗合格出口的產品,到了香港被揪出是黑心食品,各界無不同聲撻伐:「真是丟臉丟到國外去了!」

對此,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滿腹委屈地表示:「香港也沒將二甲基黃列為常規檢驗項目,否則,我們出口那麼多次,怎麼偏偏只有這次被查出來?」

為何台毒豆乾是港驗出的?│今周刊

但對照香港食安中心,以及國內擁有多年食品稽查及檢驗經驗的官員及學者的說法,我們發現台灣現行食品安全稽核制度上「要命的三大漏洞」。

漏洞一:
考古題式檢驗讓商人鑽漏洞

香港食安中心發言人方先生表示,「二甲基黃是香港定期常態檢驗的項目」,不僅如此,由於香港的食品全仰賴進口,只要是世界各國曾發現過的違規添加物,都會列為常態檢驗項目,甚至盡可能全面抽驗。

反觀台灣,查驗時只檢驗幾個固定測項。以豆製品為例,政府正面表列以外的禁用物質數百種,衛生單位常規卻只驗過氧化氫、苯甲酸、甲醛等防腐劑以及皂黃等染色劑,而二甲基黃雖被禁用,卻很少查驗。為何如此?官方理由不外乎人力不足。立委田秋堇對於衛福部這種只驗「考古題」的制式檢驗頗不以為然,「這好比想超速的人都知道高速公路哪裡有測速器,想要犯規的人,一定會選擇不常查緝的部分。」

事實上,除了本來禁止就該全面檢驗之外,添加物的技術日新月異,食安單位也該與時俱進。而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教授吳家誠指出,食品科學日新月異,黑心商人研發出的添加物更是族繁不及備載,香港政府為食安把關,產、官、學、研聯合對世界各國的食品添加技術戮力情蒐,往往能掌握最新的化學添加物,進而及時遏止黑心情事。

漏洞二:
不知舉一反三 輕忽陳年毒物

除了檢驗項目的「網」撒得不夠密,檢驗時不夠靈活亦是一大問題。拿這次的毒豆乾事件為例,衛福部解釋,當初沒把二甲基黃列入常規檢驗項目,是因為過去沒有先例。但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則看法不同:「二甲基黃就是大家熟知的『奶油黃』,早在日據時代就常被拿來染黃其他食品了,即使沒在豆乾出現過,也要注意風險!」而香港食安中心也表示,既然曾染過其他食品,檢驗時就要舉一反三,設想可能的風險。「人家就是抱持著最高的懷疑態度在查緝,我們的官員就是懶惰!」田秋堇說。

本期相關報導》【圖表】這些陳年毒物,都該驗一驗!

其它相關報導》
問題茶,防不勝防,自保3步驟 
食安風暴,你該怎麼找廠商求償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940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年代新聞台《聚焦2.0》,由主播高文音主持,日前邀請現為「暖爸」形象的高山峰上節目,好爸爸、好先生的他,從小讓爺奶帶大,看著他們漸漸老去又伴隨著失智症,再加上爸爸也開始有類似傾向,自己這陣子又忘東忘西出現健忘現象,讓他恐懼自己將來會不會也患失智。 有失智症家族病史的高山峰,為了不讓老婆和一雙兒女擔心...

閱讀詳情 »

【記者周蘭君報導】由公共電視、CATCHPLAY與HBO Asia共同推出的2019年旗艦大戲《我們與惡的距離》近期熱播,這部劇描述在一椿無差別殺人事件發生後,加害者、被害者及其家屬,以及在旁邊的審判者、辯護者、或是牽連者所有人的故事,大多數人都是好人,但在我們之間這世界的混亂卻考驗著我們,此劇也讓...

閱讀詳情 »

近日氣溫忽冷忽熱,除未做好保暖容易感冒之外,更讓許多有鼻過敏困擾的患者苦不堪言。清晨時因氣溫驟降導致鼻塞而干擾睡眠,或因空氣潮溼而噴嚏連連的情形也相當常見。因鼻過敏症狀與感冒雷同,不少人多選擇置之不理,或是自行到藥房買藥吃,但成效往往不如預期,甚至容易因為長期亂吃藥導致過敏症狀惡化,形成藥物性鼻炎...

閱讀詳情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調查,2017年全台毛孩數量共251萬隻,越來越多人以養寵物取代結婚生子,視毛小孩為家庭重要成員,不過,獸醫師提醒,就跟人一樣,毛小孩年紀一大,就容易罹患心臟病,建議主人每年應該帶著老化犬貓接受健康檢查。 據統計,每10隻犬貓就有1隻患有心臟相關疾病,中老年的貴賓和瑪爾濟斯等小型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