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身體若出現這八個徵兆...代表出大事了!絕對要注意!

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身體若出現這八個徵兆...代表出大事了!絕對要注意!

(圖片擷取自webmd

肝癌的到來,給很多患者的身體和家人帶來了很大的危害。那我們如何避免患上肝癌呢?肝癌從第一個癌細胞在肝臟內形成發展到患者有自覺症狀,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那麼肝癌前兆到底有哪些呢?

八個現象或是肝癌的前兆

1、下肢水腫

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身體若出現這八個徵兆...代表出大事了!絕對要注意!

肝癌伴腹水的患者,經常下肢水腫,輕者發生在踝部,嚴重的能夠蔓延至整個下肢。臨床上經常會見到有的患者下肢高度水腫,水液能從大腿皮膚滲出。導致下肢水腫的主因是腹水壓迫下肢靜脈或癌栓阻塞,使靜脈回流受阻。輕度水腫亦可因血漿白蛋白過低導致。

2、消化道症狀

胃納減退,消化不良,噁心嘔吐和腹瀉等因缺乏性特異性很容易被忽視。

3、肝區疼痛

 

肝區疼痛是最常見的脹痛或鈍痛,由癌細胞迅速生長使肝包膜繃緊所致腫瘤侵犯膈肌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後生長的腫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發生劇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結節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潰。

4、黃疸

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身體若出現這八個徵兆...代表出大事了!絕對要注意!

黃疸是中晚期肝癌的常見體徵,瀰漫性肝癌及膽管細胞癌最易出現黃疸。黃疸多因膽管受壓或癌腫侵人膽管致膽管阻塞,亦可因肝門轉移淋巴結腫大壓迫膽管所致。少數病例病人因肝癌組織向膽管內生長,腫塊將膽管堵塞,引起阻塞性黃疽。腫瘤細胞進入肝內膽管後,繼續生長阻塞膽總管或是脫落的腫塊進入肝外膽管造成填塞。當腫瘤阻塞一側肝出現黃疸時,可伴有皮膚癢癢、大便間歇呈陶土色、食慾下降,少數患者可表現為右上腹絞痛、畏寒、發熱、黃疸,極個別人出現重症膽管炎的症狀。肝癌患者伴發阻塞性黃疸臨床並不少見,但其臨床表現並無特殊之處,因此臨床上誤診率較高,可高達75%。

5、出血傾向

肝癌患者常伴有牙齦出血、皮下淤斑等出血傾向,主要是因為肝功能受損、凝血功能異常所導致,它在肝癌合併肝硬化的患者中尤為多見。消化道出血較為常見,主要是由於門靜脈高壓引起食道胃底靜脈曲張所導致的。事實上,消化道出血也是導致肝癌病人死亡的最根本的原因。

6、消瘦乏力

為何「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身體若出現這八個徵兆...代表出大事了!絕對要注意!

肝癌患者要比其他腫瘤患者感覺更乏力,此與慢性肝炎患者相似。乏力的原因不明,可能由於消化功能紊亂、營養吸收障礙引起肝細胞受損,或能量不足,肝功能下降,使得代謝障礙、某些毒素不能及時滅活,或由於肝癌組織壞死釋放有毒物質。消瘦也是肝癌病人的常見症狀,系由於肝功能受損。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導致。隨著病情的發展,日漸消瘦,嚴重時出現惡液質。

7、急腹症

癌結節破裂通常造成肝區疼痛,體檢時肝區有明顯壓痛,為肝包膜刺激症狀。部分患者癌結節破裂後,表現為急性腹痛,伴有腹膜刺激症狀,易被誤診為急性腹膜炎。癌結節破裂造成的腹痛通常伴有血壓下降甚至休克的表現,與一般急性腹膜炎不同。

8、伴癌綜合症

由於腫瘤本身代謝異常,從而影響機體而致內分泌或代謝異常方面的症候群,稱之為伴癌綜合症。以紅細胞增多、低血糖症症比較常見,其他還有少見的高血鈣、高血脂、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分泌綜合症、類癌綜合症等。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北報導】近幾年,烤肉成了中秋節應景團聚活動,臺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營養師劉馥萱提醒,在挑選烤肉種類時,應以海鮮、雞肉等含有優質蛋白質肉品為主,少吃五花肉、火鍋肉片、牛腩、內臟類;另外,不要邊烤邊刷烤肉醬,以免製造出致癌物質「雜環胺」。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公布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秋節將至,但對於廣大的糖尿病族群,常會有「不吃傷心、多吃傷身」的苦惱。為此,花蓮慈濟醫院范綱傑營養師提出三大法則:「用飯換月餅」、「三少一多烤肉法」、「水果大一半,小一個」,讓糖友也可以快樂安心的歡渡中秋團圓佳節,且不用擔心影響健康。用食物交換技巧 酌量攝取淺嚐控血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芊聿/台北報導】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腎病再度穩坐最花健保費的疾病冠軍寶座!根據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最新疾病費用統計顯示,去年急、慢性腎病患者共花掉健保約513.78億元,再度蟬聯國病第1名,國內洗腎人數更衝破9萬人大關。   健保署長李伯璋分析洗腎人口數年年增加的原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人每天該喝幾杯咖啡才好?對此說法眾說紛紜,自稱「咖啡重度飲用者」的營養師、大專院校講師林世航強調:「只要每日咖啡因總攝取量不超過300毫克,也就是每天最多喝1~3杯的咖啡量,再依自己體質及感受適量調整,就不用擔心了!」體質影響代謝 喝咖啡不代表提神「從生理機制來看,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