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為什麼站久了、坐久了都會讓人腰痠背痛呢?

頭部的重量不是落在雙腳上,
而是改由腰部施力來支撐
站立時,頭部由脊椎骨支撐。而若脊椎骨到腳趾都排在同一直線上,整個身體便能輕鬆支撐頭部重量。
 
然而,脊椎骨雖然只有一根,腳卻有兩隻。因此,只要重量下傳時沒有平均由兩腳來分攤,上半身的重量就會落在腰部,如此站久了就會痠痛四起。
 
不過久站腳痠時,應會發現改單腳站或走動一下,就比較不痠了。
 
會這樣是因為走路時雙腳每走一步就輪流支撐從頭部下傳的重量。於是便與雙腳站立時不同,重量變成從頭部直線下傳踩地的那隻腳, 身體的重量支撐也就變得較容易了。
 
久坐會腰痠背痛, 是因為全部重量都落在臀部上了
照理說,坐著應比站著輕鬆。然而,為何久坐還是會腰痠背痛呢?
其實坐姿正確的話,身體確實就不會累。因為坐著時承受身體重量的著力點增加了。站著時,是用雙腳支撐,只有兩個著力點,而坐下來後,便多了臀部這個支撐點,加雙腳一共是三個著力點,身體自然要比較輕鬆。
 
但坐久了,常在不知不覺中就開始抬起腳來,於是重量就全落在臀部一點上。
如此一來,為維持姿勢平衡,骨盆便得往後傾,背部也隨之拱起。然後可能就想翹一翹腳,手肘也可能就靠到桌上去,明顯演變成不良坐姿,後果就是容易腰痠背痛了。
 
如何站得輕鬆、如何坐得輕鬆,訣竅大公開
 
要能站得輕鬆, 訣竅就在於讓脊椎骨跟腳排成一直線
想要站得輕鬆,就得先掌握到身體有根中心軸貫穿的感覺,也就是說脊椎骨跟腳必須對齊成一直線, 這便是重要的關鍵。
現在請先用右腳單腳站立,並把右手高舉起來。
 
維 持這樣的姿勢,想像身體像有根中心軸貫穿而過,然後感覺高舉的右手有往上拉伸的趨勢而貼地的右腳有往下扎根的趨勢。動作維持10 至20 秒就好。接著左腳也進行同一練習。等到兩邊都分別掌握到脊椎骨與腳連成一直線的感覺後,就可改以雙腳著地來站看看。與練習前相比,雙腳站著是不是有較平穩 呢?應該也較輕鬆吧!

坐得輕鬆 就要靠「三點著力坐姿」
要坐得輕鬆,最重要的是坐著時要臀部和雙腳三點著力。
練習一開始,為有利於實際體會三點著力,坐下時可試著將雙手墊在屁股下方。這麼做,也可幫助一向因坐姿不良而後傾的骨盆立起來喔!
 
接著,順勢將上半身稍微前傾, 這時應可感覺到身體重心漸往雙腳腳掌移動。
感覺重心完全移到兩腳上後,利用雙腳踏地板產生的反作用力,讓上半身恢復成原本直立的姿勢。最後便可拿開墊在屁股下方的雙手。
 
如此,便以三點著力坐穩在椅子上了,會發現上半身輕鬆許多。這樣坐著時,雙腳不用猛力踏,有感覺到地板就好。
 
用抗力球,也可以運用相同的三點著力方式喔!

本文摘自《這個動作!立刻消除肩、頸、腰、背痠痛》一書為什麼站久了 坐久了都會讓人腰痠背痛呢?

為什麼站久了 坐久了都會讓人腰痠背痛呢?

● 方法超Easy!作者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引導讀者輕鬆認識歐美、日本熱烈探討的羅爾夫(Rolfing)按摩療法,任何年齡、性別、有無基礎、是否具備運動經驗都不是問題。
 
● 動作實用、切合生活及讀者需求!針對現代人常有的肩、頸、腰、背等部位的疲勞痠痛問題,書中介紹的所有動作都不需要特定器材,讓你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候把所有動作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沒有硬性規定該從哪個步驟開始,你可就個人喜好、需求排定自己的練習計畫,或者就乾脆從你最喜歡的主題部分開始練習吧!
 
● 可愛圖解趣味性十足,寓意內涵超清楚!精心安排豐富的漫畫插圖,巧妙與書中文字內容與理論精髓呼應相襯,讓你輕鬆詼諧的氛圍中,直達重要理論核心。
 
● 人體自癒力探索學習又一書!透過對身體各個部位的疲勞痠痛問題探討與關聯性精闢解說,讓讀者了解如何運用自己的意識與身體溝通對話,對於熱衷追求身心靈平衡、希望了解如何啟動人體自癒力的讀者,這是一本不可錯過的重要指南。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人類智庫 www.humanbooks.com.tw》;歡迎加入《人類智庫》 www.facebook.com/humanbooks 粉絲行列 。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馬姍妤/台中報導】台中1名50歲的趙女士因連日上腹痛,先至診所看診2至3次都不見效果,也沒出現發燒、黃疸等症狀,於是改赴醫院於門診透過「重點照護式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檢查,確診為典型急性膽石性膽囊炎,當下轉急診並會診外科緊急開刀,才免於因膽囊破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來自美國的Danielle Rizzo,在精子銀行挑到一個幾乎完美的捐精者,但生下兩名孩子都被診斷是自閉症,更發現包含她的孩子,共有12名自閉兒都來自同一捐精者,問題疑似來自父親遺傳。多倫多大學自閉症專家Stephen Scherer指出,確實有些高風險自閉症基因。不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紫外線是白內障的危險因子!淡水有一名熱愛海釣的釣客,眼睛常因長期暴露海水反射的陽光,罹患白內障。考量患者年紀較輕,戶外活動量又大,眼科醫師沈詩詠評估建議手術置換全視線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其白天戶外呈黃色可防護紫外線,室內或晚上光線轉暗,又變回透明,即使夜間開車,視線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拜醫藥科技進步之賜,許多癌症已有如慢性病般,可以有效控制,甚至有機會長期存活!臨床上,就有一名乳癌肺轉移病人,在手術切除後進行針劑化療,接續以口服化療藥治療數年,患者目前疾病控制良好。乳癌轉移 可有長期存活機會這位乳癌肺轉移病人,是手術切除之後,用口服化療藥治療很成功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