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為什麼感冒喝薑湯無效?

為什麼感冒喝薑湯無效?

為什麼感冒喝薑湯無效?

最近天氣變化冷熱不定,35 歲的陳先生因為工作經常早出晚歸,明明白天還晴朗出大太陽,到了晚上氣溫突然下降10 度,騎摩托車又沒有多穿防風禦寒衣物,回到家感到一陣畏寒,體貼的老婆準備煮一碗薑湯給他驅驅寒氣,但是陳先生自覺身體硬朗:「不用麻煩,睡一覺起來就好了。」

隔天早上一覺起來,陳先生感到喉嚨乾痛,吞嚥困難,全身肌肉痠痛,伴隨頭痛,身體微微發燒等不適症狀,老婆勸他去看醫生,他還是很鐵齒地說:「不用了,只是受些風寒,你就煮些薑湯給我喝好了!」沒想到熱熱的薑湯下肚後,陳先生的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咽喉更加疼痛,身體發燒溫度也愈來愈高,陳先生不解:「老一輩的人不是常說:喝薑湯可以驅散寒邪治感冒嗎?為什麼我的感冒反而更加嚴重?」最後還是被老婆勸來看我的門診治療。

喝薑湯對風熱型感冒無效
關於陳先生的疑問,並非感冒喝薑湯無效,而是喝薑湯的時機不對,感冒有「風寒」和「風熱」之分,須從這兩方面來探討。感冒是指感受風邪,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等症狀的一種常見的外感病,又稱傷風,相當於西醫學的「上呼吸道感染」。

在秦漢時代,對感冒的病因病機已有認識,黃帝內經《素問‧ 骨空論》提到:「風從外入,令人振寒,汗出頭痛,身重惡寒…」,也就是說感冒的病因是因為感受「外邪」而致病,外邪相當於現代醫學所指的病毒或細菌。

中醫將「外邪」分為風、寒、暑、濕、燥、火等「六淫之邪」,其中感冒常以「風邪」為先導,又夾雜有其它外邪合併出現。臨床上感冒主要分為「風寒型」和「風熱型」,其中,咽喉疼痛及發燒與否,常可作為風寒、風熱的重要辨別指標。

兩種類型的感冒在治療方式上大相逕庭,而且風寒型和風熱型感冒只是簡單的分類,臨床上病人的症狀複雜許多,有寒熱同時表現的外寒內熱型,還有從初期的風寒型感冒轉化為風熱型感冒,像是前面所述的陳先生。若是陳先生在外感初期,身體畏寒怕冷,喉嚨還沒有疼痛的「風寒感冒」時期,就先喝熱熱的薑湯,利用辛溫的生薑祛散寒邪,可能病情不致惡化。不過,一旦出現咽喉紅腫疼痛,身體發燒等「風熱感冒」症狀,喝辛溫的薑湯無異是「火上加油」,也難怪陳先生越喝喉嚨越痛,發燒更加劇。

更多呼吸道迷思 http://bit.ly/15QVbiW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陳儀潔 王聿瀠/台北報導 連續7天本土病例新增破百!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公布國內新增315例個案,其中本土個案有312例、境外移入有3例,仍以新北市144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127例。陳時中也向全民喊話,接下來的周休二日「要大家收收心」,減少外...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陳儀潔、韓羽婕、王聿瀠/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病例已經連續7天破百,疫情還在高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也拜託大家,周未假日,非必要別出門,把人員流動降到最低就能把傳染機率降到最低。陳時中也強調,目前來講,絕對沒有要到升四級,不要以訛傳訛,這樣不好。 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陳儀潔、韓羽婕、王聿瀠/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公布國內再新增312例本土,雙北依舊是重災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下周是重要觀察期,是觀察策略有沒有生效,他拜託大家本周未少移動,非必要別出門,移動規模越小,影響越少。陳時中在記者會上更怒點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韓羽婕 陳儀潔 王聿瀠/台北報導 全國齊升三級警戒,針對「開車不戴口罩」要不要罰,卻出現各縣市標準不一致的一國多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1)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上拍板定調,若2個人以上同車應配戴口罩;如果是一個人獨自開車免罰,可以不戴口罩。 這兩天網路瘋傳「開車不戴口罩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