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截自鳳凰資訊,下同
豆漿作為中國人民喜愛的一種飲品,是一種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磷脂、鐵和鈣等,尤其是其所含的鈣,非常適合於各種人群。人們喝的豆漿是小攤點製作或從超市購買的,但是,隨著豆漿機的出現,很多人選擇在家裡自己製作豆漿。但是,有這樣一位媽媽,因為自製豆漿親手斷送了孩子的命!北京腫瘤生物中心專家提醒,自製豆漿雖好,但做之前這些事項千萬注意!
孩子喝豆漿身亡,媽媽腸子悔青!
王女士聽說原磨豆漿營養更高,於是買了黃豆和手工磨自己磨制豆漿。沒想到卻因為早晨兒子急著上學出門,王女士便把剛“煮沸”的豆漿讓孩子快點喝下,並且又準備了一杯讓孩子帶著課間喝。結果孩子在學校出現噁心、嘔吐、呼吸困難等症狀,因為中毒較重,孩子最終沒有搶救回來。
進行調查後發現,罪魁禍首就是那杯“未煮熟”豆漿。這也是要提醒所有煮婦的,那就是豆漿的“假沸”現象。
豆漿中含有一種叫做皂甙的毒素,因為它的水溶液在搖振後能產生肥皂樣泡沫,因此名字裡有個“皂”字。皂甙在高溫煮沸後就會被破壞,不會引起中毒。但是,當豆漿加熱到80℃到90℃時,皂甙會受熱膨脹,產生大量泡沫,如果此時誤認為豆漿已經沸騰而停止加熱,這樣的豆漿就含有大量的皂甙。
適量的皂甙具有抗衰老、抗疲勞功效,但皂甙同樣也是一種溶血劑,可以刺激胃腸粘膜,引起噁心、嘔吐、腹脹、頭暈等中毒症狀,嚴重的可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如若搶救不及時就會危及性命。
鮮豆漿存放6小時,細菌暴增36倍!
央視報導
檢測人員從市場上面購買了黃豆,模擬家庭的豆漿製作,然後對保溫杯中的豆漿進行了一個菌落總數的測定。
新鮮豆漿測出來的菌落總數是300個cfu/ml”。
一小時後,對豆漿進行採樣,檢測結果為630cfu/ml。
三小時後,對豆漿進行第二次採樣,檢測結果為1600cfu/ml。
五小時後,對豆漿進行採樣,檢測結果為2700cfu/ml。
六小時後,再次對豆漿進行採樣11000cfu/ml
跟新鮮豆漿相比,存放5小時後豆漿中的菌落總數增長了9倍。6小時後,菌落數量從不滿3000到過萬,僅僅用了1個小時。
同新鮮豆漿相比,放置6小時後的菌落總數竟是最初時的36倍。專家說:“存放6小時後的這個菌落總數11000cfu/ml已經是不合格的食品”。
專家解讀
如果菌落總數超標的話,飲用起來就不安全了,可能會引起腹瀉。
因為鮮榨豆漿營養豐富,為細菌繁殖帶來有利條件,達到一定時間常溫下這個細菌在豐富的營養條件下產生大量繁殖。這是新鮮飲品的特質,越是新鮮越容易變質,因為空氣中的微生物很容易破壞其中的營養。所以,為了安全起見,要儘量做到現榨現喝。
6種豆漿喝法千萬別試!
1. 喝未煮熟的豆漿
沒有熟的豆漿對人體是有害的,黃豆中含有皂角素,能引起噁心,嘔吐,消化不良;還有一些酶和其他物質,如胰蛋白酶抑制物,能降低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能力;細胞凝集素能引起凝血;脲酶毒苷類物質會妨礙碘的代謝,仰制甲狀腺素的合成,引起代償性甲狀腺腫大。
2. 在豆漿裡打雞蛋
原因在於熱豆漿的溫度不足以對雞蛋充分加熱。雞蛋中很容易含有一些致病細菌,還有一些過敏原。這些成分沒有被充分加熱而失去活性的話可能產生一些不良後果。
3. 與藥物同飲
有些藥物會破壞豆漿裡的營養成分,如紅黴素等抗生素藥物。
4. 裝保溫瓶
豆漿中有能除掉保溫瓶內水垢的物質,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個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
5. 喝超量
一次喝豆漿過多容易引起蛋白質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症狀。
6. 空腹飲豆漿
豆漿裡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的同時吃些麵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中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文章來自鳳凰資訊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