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潛血腸鏡難精準! 「抽血」驗癌兄弟揪出零期癌

潛血腸鏡難精準! 「抽血」驗癌兄弟揪出零期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台中市一對中年兄弟,由於父親與母親皆因大腸癌離世,對大腸癌的高家族遺傳機率相當擔憂,兄弟倆每年固定遵守醫院規定,定時接受「糞便潛血」的檢驗與腸鏡檢查,幾年下來對檢測的模糊結果及繁複清腸準備產生疑慮,所以便轉向「血液驗癌」的方式定期檢查,果然在腫瘤初生時發現零期癌。

大腸癌發生率往上飆 傳統檢查方式不夠準又繁瑣

台灣每三十五分鐘就有一個人確診罹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過去十年成長了超過八成。內科柯雅琳醫師表示,大腸癌具有極高的家族遺傳性,例如有家族性大腸息肉症等、有腺瘤型息肉的病史、有家族史,一等親(父母、兄弟姊妹)中患有大腸癌或進階型腺瘤、曾罹患慢性發炎性大腸疾病者,都算是高危險群。

近年國內衛生單位推行大腸直腸癌篩檢,民眾逐漸養成每年「糞便潛血」檢查,可惜目前大腸內視鏡的準備過程麻煩、又要忍受內視鏡侵入腸道的不適;糞便潛血檢查的準確率不高,過程也麻煩,來回檢查之下,再次錯失黃金治療期。數據顯示大腸直腸癌 0-1 期(初期)的五年治癒率高達八成以上;反觀到了第4期(晚期)卻僅有近一成的治癒率。另一方面,晚期大腸直腸癌的治療費用大幅提高,對大部份的病患來說,是相當沉重的負擔。

腸癌檢驗新科技 「一管血」即可揪出癌細胞

柯雅琳醫師指出,經由「血液」驗腸癌細胞,是近年新發展的腸癌檢驗科技,只要抽取患者「一管血液」樣本,即可在十億個正常細胞中找出一個變性癌細胞,相對之下準確率極高,能夠落實「及早發現」的目標。

一般人在癌前階段,每十億顆細胞內,僅會有一顆循環腫瘤細胞,而進入到早期大腸直腸癌,在每十億個細胞內有數十顆循環腫瘤細胞,但糞便潛血與大腸鏡檢,皆須待腫瘤細胞成形,影響周邊組織後才會顯現異常症狀,檢測時還須忍受清腸的痛苦,或是一旦清腸不全又須等待下次檢驗,惡性循環之下,不只費時又費力,所以只需要「血液」的腸癌檢驗,可以說是「早期預防」的一大趨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7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43歲的張太太,覺得自己牙齒灰灰暗暗的不美觀,做了幾次美白療程效果似乎也不明顯,於是找上專業醫師尋求協助,做了全口貼片,獲得一口嶄新的美牙,讓張太太重拾自信,再也不怕笑開懷。牙科醫師劉立德表示,許多民眾過去到小兒科就醫,會使用一線用藥四環黴素治療,也因此使牙齒灰暗、呈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肺癌是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名,每57分鐘就有1人死亡。由於肺癌細胞常可驗出「驅動基因突變」,選擇標靶治療前,醫師建議先進行EGFR及ALK兩大基因檢測,用藥能更精準。八旬婦基因檢測 找到治療肺癌新方案有一位八十幾歲的老奶奶,過去曾做EGFR基因檢測,未檢測到基因突變的狀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十多年來,電波拉皮總是在緊膚拉提相關療程中,位居關鍵字搜尋排行前幾位,近日又再度成為熱門話題,到底電波拉皮是什麼?為什麼連好萊塢藝人都趨之若鶩?像葛妮絲派特羅、歐普拉等名人,都曾大方分享電波拉皮的凍齡秘方。皮膚專科張瑋庭醫師說明,電波拉皮是一種治療原理,市面上有很多相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6歲的鈺琪姐在2年前,因右肺腫瘤確診為非特定基因變異類型的晚期肺癌,屬於典型的「標靶孤兒」,手術後靠化學治療控制病情。本以為開完刀、打完化療就能一生平安,沒想到前陣子肺癌復發且轉移至左肺,想靠免疫治療救命,檢測PD-L1表現量卻是0,因此恐慌不已,頻頻問醫師:「我該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