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消除5種高爾夫謬論

高爾夫這項運動在打法上是最多錯誤信息的。就是因為這項運動這麼難以應付,就會有無數出於好意的建議,而這些建議中大多數是利大於弊的,或者根本不適合你。也許你想像中的景象跟實際發生的截然相反。

謬論1:擊球時和準備姿勢是一樣的

如果你在擊球時恢復到擊球前的準備姿勢一樣,你將會打出各種各樣的球,尤其是地滾球。你的桿頭因為在擊球時上翹,會打出很多薄擊球。

桿身位置:

※ 擊球準備:桿身幾乎是垂直的(圖1)

※ 擊球:我們需要用最大的力量作用在球上,雙手就要在球位的前方,所以桿身是往前傾的。

※ 另外擊球時手的位置也比擊球準備時要高些。

胯部姿勢:

※ 擊球準備:你的胯部與目標線平行

※ 擊球:擊球時需要產生力量,所以你的胯部要轉向左側,胯部與目標線成一定角度

謬論2:我只是一號木打得不好!

作為一個有經驗的教練,我的很多學生一開始過來上課就會問:“我一號木打得很差,你教我打一號木吧。”其實他的問題並不是一號木打不好,而是揮桿本身就有問題。你的一號木有問題,其他的球桿也會有同樣的問題,由於一號木桿身最長,桿面角度最小,會讓揮桿問題看起來更加突出。你要切記,如果你的一號木打得不好,是時候開始調整你的揮桿動作了。(圖

謬論3:感覺與行動是一致的

我問我的大部分學生:你覺得你的上桿有多長?他們大多​​會告訴我跟他做出來不一樣的長度。事實上,他腦海裡的那幅圖像是錯誤的!(圖9)由於衝力作用,你的上桿頂點動作會在你想像的頂點動作之後出現。這就造成了大部分的揮桿過度。(圖10)如果不是有錄像證明,他一定會和你爭論不休!

你可以想像你在高速路上開車,剎車的地方和停住車的地方已相差甚遠!

謬論4:我開的是直球

 

一次我上下場課,我的學生前3洞開球都在球道上。開心極了,對我講:我開的都是直球。我很認真的對他講:你打的是左飛球。因為他每次開球都瞄著球道左邊50Y處。(圖11)然後下蓋擊球,拉到左邊。我想這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直球!

謬論5:你抬頭了

身邊的球友在你打的每一個薄擊球時,都講:你抬高了你的頭部。事實是大部分薄擊球不是這個原因造成的。迫使你的頭部下沉會令你的身體僵硬,妨礙了你的送桿動作,導致你的左手在擊球時彎曲,這正是產生薄擊球的一個動作。

相關推薦

跟著節奏盡情搖擺,這是來自美國密蘇里州的的Alieycamp夏令營,就跟其他的暑期活動一樣,想要教小朋友各式的領導技能,但更不同的,是要教它們從節奏當中找到自己的生命。Aliey夏令營學員Idia提到,「我希望成為專業舞者,所以這對我來說是個很好的平台去成長和變強壯,而且這提供了很棒的資源,所以當我...

閱讀詳情 »

小熊當家重砲Kris Bryant現身芝加哥市中心,沒偷閒,拎著球棒準備開轟。這場由能量飲料舉辦的宣傳活動,引來不少粉絲划著獨木舟,在芝加哥河裡守株待兔,只要判斷夠精準,滑的夠快,就能把老大開轟的棒球帶回家作紀念。在玻璃帷幕林立的芝加哥市中心打棒球,是這位風城軍當家球星的特權,右手轟到酸,換成左打照...

閱讀詳情 »

過去每年開球總會帶來驚喜的石原聰美,29號再度披掛上陣,經驗豐富的她站上東京巨蛋投手丘毫不生澀,準備為這場日職退役名將的夢幻試合,開出第一球。這個動作看出來了嗎?原來是模仿前紅襪隊投手岡島秀樹,由他本人指導,不看捕手的投球姿勢。誠意十足的表現也獲得全場觀眾歡呼。事實上這已經是石原聰美連續第六年為這個...

閱讀詳情 »

排成縱列,在馬路上溜著直排輪,這支由年輕人組成的剛果直排輪隊,一個星期會有兩天在街頭練習,總是吸引大批民眾圍觀。溜直排輪本身並不稀奇,但這支隊伍成立的背後,卻有相當深層的意義。年僅21歲的獸醫系學生Joel Kavuya,希望透過直排輪,帶來正向的改變。直排輪隊創辦人卡布亞表示,「我做這件事情的目標...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