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台灣雖一年四季均有流感病例發生,但在季節轉換時,天氣忽冷忽熱,更是容易感冒;根據疾管局疫情通報統計,最近幾週流感個案數就有明顯增多的情形。醫師提醒,一旦有感冒症狀,最好是速就醫,若是流感,使用抗病毒藥劑在發病後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
南市醫小兒科吳靜淑醫師表示,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臨床有兩個主要特徵,除呼吸道症狀外,全身不適症狀比一般感冒厲害,另一特徵是常常造成多個家庭成員同時感染的情形;至於流感治療上一般使用支持性療法,或合併服用抗病毒藥劑,而抗病毒藥劑在發病後48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
南市醫小兒科最近就收治一位13歲男生,因為反覆高燒將近40度,咳嗽、鼻塞、喉嚨痛和頭痛,並且感覺全身倦怠無力的症狀;症狀符合類流感症狀,A型流感快篩檢驗結果也呈現陽性,經由使用克流感治療,患者高燒及其他不適症狀很快改善,身體也漸漸康復。
吳靜淑醫師指出,目前國內使用的流感抗病毒藥劑主要為克流感(oseltamivir)(口服)及瑞樂沙(zanamivir)(吸入),兩者皆一天服用2次,連續治療5天;但若患者因昏迷無法吞食克流感或吸入瑞樂沙,疾管局另專案進口Peramivir(Rapiacta)針劑可供使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041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