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洗腎率居高不下 防腎病從飲食做起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國內20歲以上的成人,每10位就有1名患有慢性腎臟病,46%的糖尿病患者同時罹患慢性腎臟病,其中更有25%已經進入了末期腎臟病前期,國人洗腎的盛行率及發生率高居全世界前兩名。

基隆市衛生局表示,腎臟是沉默的器官,慢性腎臟病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並不容易發現,而容易形成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酒精、抽菸、高鹽飲食、高血脂、高尿蛋白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有家族性慢性腎臟病史、長期藥物濫用者、痛風等都是慢性腎臟病的高危險族群。

民眾千萬不要使用一些來路不明的祕方、中草藥或是非醫師處方的止痛藥、抗生素等,尤其是人口老化、偏遠地區醫療相對不便,可檢視小便是否有泡沫久久不散、下肢水腫或眼皮出現水腫、高血壓、臉色蒼白易喘等貧血症狀,自行先檢測是否患有腎臟病,當有上述症狀時,須提高警覺心,進一步接受腎功能檢查。

衛生局提醒民眾,應維持身體質量指數在18.5至24,保持健康的腰圍,男生不超過90公分、女生不超過80公分,以遠離代謝症候群及預防腎臟病的發生,飲食上則遵守「三少」少鹽、少油、少糖,「三多」多纖維、多蔬果、多喝水,以及「四不」的生活習慣,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才能擁有健康人生。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00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衛福部日前公布,將在第13期疫苗預約中,開放AZ加上BNT疫苗混打的組合,希望能藉此盡快提高國人兩劑疫苗接種率。儘管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一切還是須依據疫苗實際到貨量安排,但消息一出隨即引發民眾熱論。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廖小姐57歲,過去曾有蕁麻疹病史,狀況穩定不需要吃藥,但在打完第1劑AZ疫苗後,當天晚上身體發熱,皮膚開始起一小塊一小塊癢疹,雖已吃了西藥控制,沒吃藥又開始搔癢,反覆1個月仍未痊癒,於是前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就診。經詢問發現,晚上發作較厲害,因此影響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很多人對上醫院卻步,然而,有些關節損傷病人不得不就醫。對此,高醫附設中和念醫院骨科團隊、經濟部工業局及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在高醫舉行「醫療器材產業技術輔導與推廣計畫」之「臨床場域建置」揭牌典禮,這是國內首創為骨科手術患者之智能肌力訓練,而建置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1夜7次郎,對於許多上年紀的男人來說,這可不是件開心的事,夜裡頻頻起床上廁所,如果一個不小心,還可能跌倒骨折,醫師提醒,夜尿是身體警訊,主要原因為攝護腺肥大,但也可能因為心臟病、糖尿病而導致排尿次數增加,不可不慎。 夜尿影響生活品質 多數男性未積極就醫 近幾個月來,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