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翻攝阿波羅

 

防油防高溫不沾手,靠的是紙袋內層的化學物質「全氟烷化合物」。根據加拿大研究,若滲透入食物被人體吸收、轉化成「全氟辛酸」,長期吃下肚恐成毒素,但這種紙隨處可見。炸雞排、鹽酥雞用的防油紙,還有包漢堡的紙,通通都上了一層化學物質,現場來做實驗。

 

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紙盒表面光滑像包了層膜,把水珠滴進去。拿一張沒添加蠟的白紙也來試試,對照實驗,有蠟沒蠟差很多,不沾手的包裝詞下竟是美麗的謊言;專家加熱後果然看到紙袋溶出懸浮物,台中有民眾買熱豆漿,紙杯內膜脫落成一片片,疑似太熱造成。

台灣人一年用掉30億個紙杯、50億個紙盒,一般認為最安全的紙類餐具,內層塗有蜜蠟或PE淋膜,其實是美麗的毒物。一旦高溫加熱超過「70度」就會釋出「長鏈碳氫化合物」有毒物質;另外,紙盒上花花綠綠的染劑也是美麗的謊言,因為只要高溫加熱或盛裝炸物...。換成把沸騰熱水滴進紙盒,馬上溶出不明物質、紙盒表面呈現「顆粒狀」,如果滲進食物等於把有毒物質一起吃進去,也就是說紙盒不能加熱微波。

免疫力差的病患、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容易將毒素累積在肝臟,醫師建議多吃蔬果、促進腸胃道蠕動將有毒物給排掉,這種紙盒裝冰品或常溫就好了,過熱飲料和食物,最好用玻璃製品才安全。這裡是台北市政府員工餐廳,碗盤、筷子、湯匙全是不銹鋼。市府從2016年4月1日起禁用一次性和美耐皿餐具,8月開始北市機關學校比照辦理。

超商的關東煮也不提供紙盒,想買得自備餐具,喝咖啡內用提供「馬克杯」、外帶需自備環保杯,食安從餐具做起,記得大原則,紙餐具「不要加熱」,避免將有毒物質吃下肚。

 

注意!超商都有的「這一物」千萬不可微波!加熱後浮現「一片一片」的內膜就是致癌物!太可怕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呂怡潔 程子奕/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發病日、採檢日來看,確診病例有往下趨勢,疫情控制趨於平穩,雙北也朝向好的方向發展,他同時提醒,就算...

閱讀詳情 »

京元電子公司廠房發生COVID-19群聚事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4日即刻設立前進指揮所,積極協助地方政府及廠商進行防疫,避免感染擴大。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昨晚在臉書指出,確診率比預期低,顯示分流降載復工及加強防疫管理的策略有效果,「大家戰戰兢兢持續工作,務實的目標是情勢可控,確診數趨勢持續降低」...

閱讀詳情 »

台灣COVID-19疫情嚴峻,國軍獲4.5萬劑AZ疫苗。據軍聞社報導,由於化學兵不斷實施消毒作業,為確保第一線人員安全,陸軍第33 化學兵今(14)日上午前往國軍桃園總醫院施打疫苗。據軍事新聞通訊社報導,為防止疫情擴散,化學兵部隊近期不斷的在各地實施消毒作業,為保護第一線人員的安全,陸軍33化學兵今...

閱讀詳情 »

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4)日公布國內新增185例COVID-19確定病例,均為本土個案;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5例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從發病日、採檢日來看,確診病例有往下趨勢,疫情控制趨於平穩,雙北也朝向好的方向發展,他同時提醒,就算疫情趨緩,防疫也不能鬆懈...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