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翻攝hb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翻攝 今日頭條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講究美食的人,每年都有兩個翹首期待的時節,金秋伺螃蟹,暮春候河豚。日本的俳句裡寫河豚的味美可解失戀之苦,中國民間則有“拼死吃河豚”的俗話。河豚究竟是什麼樣的美味?營養價值如何?但是為什麼每到春季,因食用河豚魚中毒甚至死亡的案例屢見不鮮?

 

河豚的由來及營養價值

河豚,是一種很有趣的魚,當它遇到敵害侵犯時,就會快速吸入大量空氣和水,讓身體突然鼓成一個圓球,從而嚇退侵犯者,因此又得名“氣泡魚”。河豚魚味道極為鮮美,與鰣魚、刀魚並稱為“長江三鮮”。一般於每年清明節前後從大海游至長江中下游。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與一般魚類和肉類相比,河豚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並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氨基酸、礦物質、核苷酸類物質等。除了 ​​魚肉之外,魚皮中膠原蛋白的含量也相當豐富,可代替常規的膠原蛋白來源如豬皮、牛皮等,也可製革、製膠。肝臟中含有豐富的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族脂肪酸,可以防止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骨、鰭可製成魚粉作飼料和肥料。雄魚精巢組織中含有豐富的魚精蛋白(Protamine)、脫氧核糖核酸(DNA)和微量元素鋅和硒等,史有“西施乳”的美稱,魚精蛋白具有阻礙血液凝固、助呼吸、促消化及抑菌等作用;其DNA具有防止皮膚老化,抑制膽固醇增高,預防動脈硬化等功效。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這麼美,為何卻那麼“毒”

這麼有趣的一種魚,它的內臟、血液、皮膚和頭部卻有劇毒,從中提取的河豚毒素,對老鼠的半致死量只有8μg/kg,毒性達砒霜的1千多倍!這是一種神經毒素,食用10分鐘內就開始發作,一般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口唇、舌尖麻木,繼而全身麻木,嚴重者四肢癱瘓、呼吸困難,甚至昏迷,最後呼吸麻痺死亡。現階段,中國明令禁止銷售、食用河豚魚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如何防止河豚中毒?

1、有句話叫“食一口河豚不聞天下魚”,很多人冒死也要嚐一嘗這人間美味。“現在已經有養殖的河豚魚了,毒性全無了”,雖然河豚養殖技術已經很成熟,但是要做到一點毒性都沒有還是很困難,所以,還是建議大家對於河豚魚還是敬而遠之的好!

2、大多數中毒者並非尋找刺激而去拼死食河豚,而是因不認識河豚而誤食中毒。河豚體形長、圓,頭比較方、扁,有的有美麗的斑紋;有的則沒有斑紋,而是一片黑色的魚。

3、對於河豚中毒目前尚無特效解毒劑,發生中毒後應立即將病人送往醫院搶救,盡快使毒物排出,並對症治療。

注意!清明節前後這個食物的毒性是砒霜的1000倍!去餐廳千萬不能點這一盤!太恐怖了!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改編自真實事件的國片《無聲》正引發國人對兒虐事件的關注,而林口長庚醫院兒少保護中心今(22)日發表最新研究更發現,兒虐的陰影恐怕久久難以擺脫,甚至造成終身疾患!研究發現高達5成的寄養機構兒少有終身精神疾患,其中最常見的是行為規範障...

閱讀詳情 »

最近天氣變化大,導致感冒及一些過敏或疼痛患者來診數量增加,面對氣候變化,究竟要如何保養?請璞真中醫許明仁醫師道來:天氣變化,造成五大類問題發作頻率升高,包括感冒、關節疼痛、鼻過敏、頭痛,還有皮膚過敏濕疹等皮膚疾患。 第一、感冒。氣候變化,身體對冷熱如果不能適應,或沒有選擇適當衣著,那麼,很容易讓人一...

閱讀詳情 »

璞真中醫許仁明醫師走進中醫的歷史比張無忌當上明教教主的過程還曲折離奇。原本學習理工專業,大學讀的是機械,後來在智慧財產局擔任專利審查委員工作,和中醫是八竿子打不到邊。因緣際會,因為父親身體不佳,尤其久咳胃痛失眠血壓高,一直困擾許醫師的父親,每到睡前,老人家的咳嗽,一直沒斷過,所以睡前咳嗽,造成失眠,...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之亂,台北市衛生局決定統一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設於12區健康服務中心的院外門診部接種,每日配發100劑流感疫苗,且不開放網路預約,全部依現場民眾排隊順位發放號碼牌施打,持續到用罄為止;12區健康服務中心各自分配大人、小孩疫苗...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