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圖片翻攝GIG,下同
 

紅糖水,是不少女士的日常滋補飲品,但是您買的紅糖真的是有保養功效的紅糖嗎?

近日,微博流傳一則「XXX市超市裡的紅糖都由赤砂糖冒充」的消息引起不少關注。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發現包裝上商品名稱標著「紅糖」的,99%不是紅糖!玄機就在配料表裡:配料標的是「赤砂糖」!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赤砂糖不是紅糖!

 

和真正的紅糖有天壤之別!

赤砂糖的生產流程

 

說白了

赤砂糖就是做白砂糖剩下的糖渣!

就是紅色的白糖而已!

是不是覺得白喝了好多年的「紅糖水」?

 

紅糖的生產流程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紅糖採用傳統的 「連環鍋」製糖工藝

從甘蔗取汁到紅糖成型

全程都是物理方法

純手工熬制

不摻雜任何添加劑

成本和營養遠遠高於赤砂糖

無相關規定商家用「紅色的糖」混淆概念

據了解,目前暫無「紅糖」相關的國家規定。「由於赤砂糖是紅色的精糖,商家在包裝上稱它為『紅糖』,也不能說他賣的是假貨,只是商家混淆了概念。」由於赤砂糖的市場需求量不大,而有保健需求的消費者的普遍概念中「紅糖」具有養生滋補該功能,所以商家看準了人們的消費心理,讓赤砂糖傍上了「紅糖」的名頭。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從養生理論上來說,能入藥的、有滋補功效的只能是紅糖,紅糖富含鐵和鉻等微量元素,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能快速補充體力、增加活力,是溫補佳品。而赤砂糖沒有類似的功效,吃後還會讓人體的血糖迅速升高。

 

辨別方法

看色、手捏、嘗味

一、看顏色:紅糖的顏色是黑紅色帶白點;赤砂糖的顏色是棕紅、褐色無黑點。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二、試手感:紅糖呈粉狀、易結塊;赤砂糖呈顆粒狀,發散、不易結塊。

紅糖

輕輕一掰就開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赤砂糖

結塊後用刀也很難切開!

而且還有白色砂糖漏出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三、嘗味道:紅糖味道有藥味,發苦;赤砂糖無藥味,糖蜜味。

用開水沖泡真正的紅糖

會有大量氣泡上浮

表面會形成一層白色的泡沫

上無漂浮雜質 下無沉底殘渣

注意!一秒分辨「真假」紅糖必看「這一招」!「假紅糖」不但騙很大,熬成糖水還會喝出這種病!後果太可怕了!

 

此外,購買時可以留意商品的配料表,想要有滋補功效要挑選成分為紅糖的產品。另外,由於紅糖含水量高,不適合長期保存,一般保質期只有3個月。

 

文章轉載

相關推薦

《食力》傳媒2017食安熱議度調查:戴奧辛毒雞蛋、雞蛋芬普尼含量超標 穩占寶座前兩名! 2017年末,以科學角度和圖表內容呈現「食知識」的《食力》傳媒盤點「2017年最受Facebook網友熱議的十大食安事件」,其中戴奧辛毒雞蛋事件與雞蛋檢出芬普尼含量超標,分別名列第一、二名,在在指出「毒...

閱讀詳情 »

魚類是優質的蛋白質來源,對孕婦、小孩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表示,為降低因海洋污染對魚類的影響, 建議盡量多食用中小型的魚類,以減少重金屬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吃魚對健康好處多多,但是選對魚種也非常重要!有鑒於現代社會海洋污染問題重重,大型魚類因食物鏈的關係,體內...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劉超 兩項新的研究表明,經常患有偏頭痛的人可能會從一種新型藥物中受益,這些藥物旨在預防這些嚴重的頭痛。 這兩項研究都測試了“長效”藥物,每個月注射一次,每三個月注射一次。這些藥物被稱為“fremanezumab”和“erenumab”,似乎有效地預防了患者的偏頭痛——每月平均...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田春慧編譯 母乳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東西,它是一種複雜的混合物,其中包含糖分、蛋白質和脂肪,三者的比例在嬰兒生長的同時會根據嬰兒營養需求不斷變化,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鑒於此,醫生和母乳餵養提倡者會馬上提醒我們,母乳會增強嬰兒免疫系統的抗感染能力。然而,事實上到目前為止科學家還未能夠準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