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三線原則控制症狀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 三線原則控制症狀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皮膚癢癢抓抓、抓抓癢癢、愈抓愈癢、愈癢愈抓,甚至癢到睡不著,嚴重影響生活品質,這是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寫照。據統計,國內有超過200萬名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其中孩童及青少年占多數。為此,台灣皮膚科醫學會邀集全國皮膚科專家,共同制訂《異位性皮膚炎治療共識》和衛教手冊,發表三線治療原則,幫助患者控制症狀。

台大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異位性皮膚炎共識制定召集人朱家瑜表示,發癢、搔抓、濕疹是異位性皮膚炎典型症狀,皮膚一旦出現濕疹,便會引起更厲害的搔癢,並伴隨嚴重的皮膚發紅情形,而且會形成惡性循環。

朱家瑜指出,根據目前皮膚醫學界的共識,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方式可分為三線治療原則,第一線治療原則是使用保濕劑,改善皮膚障壁功能,局部間歇性塗抹類固醇藥膏,以及服用抗組織胺藥物,達到止癢的目的;第二線治療,採取局部塗抹Calcineurin抑制劑藥膏,及短暫口服或注射類固醇治療;第三線治療則使用口服或注射免疫調節劑治療,以及抗菌劑。

朱家瑜提醒患者,接受專業治療,能有效減輕異位性皮膚炎產生的皮膚困擾,且治療原則會隨著醫學進展及新藥物發明而不斷修正,不要病急亂用偏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637

相關推薦

有沒有發現長期勞累或長時間久坐都很容易腰背疼痛?那是因為深層肌肉無法維持脊椎穩定,而讓不適合長時間工作的淺層肌代償才衍伸出疼痛的問題,想遠離疼痛,除了養成好習慣之外,加深層肌肉的鍛鍊也很重要。聯經出版《鬆筋膜‧除痠痛‧雕曲線的強肌伸展解痛聖經》是江南Seran醫院代表院長金修然的著作,有醫學專業知...

閱讀詳情 »

天氣冷、換季的時候都是感冒的高峰期,小朋友抵抗力比較差,常常不小心就感冒。 看著小朋友發燒、流鼻水滿滿的心疼卻手足無措嗎?今天營養師就要來教大家幾個小訣竅,幫助小朋友抵抗感冒病毒,加速恢復! 【補充水分、電解質、清淡飲食有助緩解症狀】 發燒、拉肚子、咳嗽流鼻水都是感冒時最常出現的幾種症狀,隨時補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曾跌倒佔15.5%;而長者跌倒地點在室內以臥室居冠,其次為客廳,第三名為浴室;室外跌倒地點則為街道或路上居冠,其次為公園或運動場。落實於日常生活 開設課程提升居家安全知能由於老化造成肌力與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肥胖是全球第五大死亡風險因子,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指出,不健康的體重與許多疾病的發展有關,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肌肉骨骼疾病與多數的癌症等,而在台灣有過重、甚至肥胖問題的人口超過4成,如何協助國人控制體重避免肥胖,並預防其衍生的各種疾病,是守護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