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加速血糖代謝、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提高血氧濃度的大雁功法

大雁功法一共有九式,是能加強心肺功能的柔和運動,每一式都是藉由深吸與深吐來加大肺活量,緩慢地延展四肢,為全身灌入充足的氧氣,來達到放鬆血管的效果。

隨著吸氣將胸廓逐漸拉大,緩慢地向上拉提,再悠長的吐氣,收緊腹部下蹲,之後伸展四肢,讓氧氣充分運行於全身,活絡血液循環。練習時想像自身如雁鳥遨翔,不疾不徐,上飛下滑,穿梭於大湖山野之間,並站穩步伐,放鬆心情,保持吞吐的節奏一致。

熟練大雁功法的調氣呼吸後,也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多深吸吐氣,能安定心靈,提神醒腦。

怎麼做:

大雁功法前三式為手臂肩的運動,加強上背部、肩膀及旁側的肌肉,四到五式為軀幹的擰轉和垂直動作,是全身性的延展運動,各部分肌肉都會用到,六到九式則是緩和動作及下半部肌群的運用。運動時若能感受到正在運動的部位,效果會更好。

呼吸:

切記鼻吸口吐,每次吸氣都要吸足空氣,感覺肺部已無法再吸入空氣時,再慢慢吐氣,吐出時也盡可能地吐納乾淨,才能讓肺部充分的擴張,達到灌氧的目的。

拍數:

一、二、三、五式,每式做四個循環,打拳時請緩慢地數八拍,四個八拍後換下一式;第四式較特別,左右僅三個循環,各數三個八拍後換第五式。六到九式為緩和動作,每式做一個循環,數一個八拍即可。

小叮嚀:

  1. 一個動作配合一次吸氣或吐氣,不可多次吸吐。
  2. 注意每個動作都要徹底地延展,拉長肢體。
  3. 平常無運動習慣之體胖者、年紀稍長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需隨時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若感覺太累或太喘,請不要勉強,可休息一下,平穩呼吸後再繼續運動。

 

第一式:正乾坤式

動作順序:請A-B做四個循環後接C,C的動作停頓一個八拍,再接續第二式。

 

A托天順掌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TIPS請自然放鬆直視前方,不要緊收腹部或臀部。

 

預備姿

雙腳左、右各開半步站立,約比肩膀再寬半步的距離,雙手握拳自然垂落身側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向外翻掌

雙手外翻,由兩側緩慢向上拉開。此時吸氣至A 最後一個動作。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向上托掌

漸漸上托至高處,挺胸向上看。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交叉於頂

在頭頂處交叉,維持向上看的姿勢。

 

B落地按掌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下按至胸

雙手掌下按,眼神直視前方。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緩慢下蹲

雙掌持續下按,同時上身慢慢彎腰圓背,順勢往下看。

 

POINT:

彎腰圓背低頭

低頭時緩慢吐氣,藉由下蹲低頭將肺部的氣吐納乾淨,若不經常運動或年老膝蓋庝痛的人不要勉強,微微曲膝即可。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雙手拉開平按

將雙手拉至兩側旁,準備接續A的第一個動作「向外翻掌」,A-B反覆四次後,再接續C停頓。

 

C大鵬展翅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上提鷹爪

做完A-B四次後,將雙手由側面向上拉高至頂處成鷹爪式,抬頭往上看,停頓一個八拍。

 

每天20分鐘!共9式!一起學易天華的「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活絡血氣 加速血糖代謝 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

本文摘自臉譜出版《易天華降三高一步活氧操:每天二十分鐘,三套拳活絡血氣、加速血糖代謝、按摩內臟解脂,打出長壽好體質(附易天華親自示範DVD)》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臉譜出版》網誌;《臉譜出版》粉絲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全台首宗人類乳突病毒疫苗(HPV)「痛痛女孩」案,行政訴訟結果出爐,HPV疫苗引關注!台灣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台大兒童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李秉穎表示,全球90國進行HPV疫苗常規接種,都沒有傳出自體免疫疾病案例。若只因一件個案,就質疑疫苗安全性,「恐違反科學精神,也易引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家長對於唸故事書給寶寶聽,常認為他們根本聽不懂,甚至沒在聽,但根據美國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兒童的大腦在六歲前就完成九成五的發育,感官與語言在五歲前就能達到最大發展;為讓更多家長能認識親子共讀的重要性,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邀請羅東博愛醫院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吳淑娟到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萬博超報導】根據2018年內政部統計,臺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每12人就有1位罹患失智症。全臺灣估計超過27萬名失智者,數字還在不斷上升。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黃慶峰提醒,民眾應多關心很久不見的長輩,如果對最近發生事情的過程、時間、地點、人物有辨識問題,或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日常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