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 育兒爹地告別「爸爸手」

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 育兒爹地告別「爸爸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父親」扮演的角色愈來愈多元,除了辛勤工作、撐起家庭經濟,也有不少父親參與家中的育兒與家務。在感恩爸比的8月,復健專科診所院長曾清祥醫師分享育兒新手爸爸常見的「爸爸手」,其預防與治療方式,並鼓勵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身體健康更樂活。

並非專屬媽咪的爸爸手

爸爸手也就是俗稱的「媽媽手」,於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新手爸爸常因長時間抱小孩,或手部施力不當,造成拇指外展長肌及拇指伸展短肌與橈骨過度摩擦發炎,一旦反復發炎,造成慢性疼痛,更不容易緩解。

配合復健、注意用手姿勢、手部休息足夠可恢復健康

急性期會使用口服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物,配合物理治療如電療、超音波,或配戴手部護具保護手腕。到了慢性期會採局部熱敷,再搭配拉筋運動以及適量的肌力訓練。必要時可使用局部少量類固醇注射,來解除疼痛。只要能配合醫師的囑咐,注意手部使用姿勢,並讓手部得到足夠休息,大部分都可恢復健康。

推薦運動1:大拇指外展運動

動作1:(右手)前臂伸直,手指打直,讓手掌跟地板垂直。

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 育兒爹地告別「爸爸手」

動作2:(右手)大拇指朝右以順時針方向慢慢旋轉,慢慢地回復到原來的位置。重複10次;接著做左手,左手大拇指採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 育兒爹地告別「爸爸手」

作用:維持拇指關節活動度與肌力。

醫師小叮嚀:動作應緩慢,不產生疼痛。

推薦運動2:大拇指拉筋運動

動作1:手臂伸直,大拇指彎曲,讓其他四指包住大拇指握拳,拳眼朝天花板。

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 育兒爹地告別「爸爸手」

動作2:慢慢讓拳頭往地面方向下拉,停留10秒,回復原來位置,重複10次;換另一隻手運動。一天兩手各做3回合。

每天10分鐘加強肌力 育兒爹地告別「爸爸手」

作用:牽拉伸姆短肌與外展長肌。

醫師小叮嚀:在動作的過程中不要感覺疼痛,應該只有緊緊的感覺。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手腕內彎做事的動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31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名73歲婦人,去年因中風,導致無法說話,右半側肢體也因此癱瘓,經治療後轉往花蓮慈院復健,經過約20次的行走復健機器人復健後,原本連腳都抬不起來的她,現在已能使用拐杖行走約300公尺;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主任梁忠詔指出,創新的行走復健機器人,能幫助包括中風、脊椎損傷與...

閱讀詳情 »

夏天氣溫飆升,就怕中暑,想到馬上消暑,許多人立馬來一碗剉冰,吃冰真的能快速降體溫嗎?中醫怎麼看吃冰,可能與許多人的想像不太一樣,冰品吃下肚,最令人擔心的除了容易導致小腹肥胖,尤其會誘發一些意想不到的疾病風險,對身體的影響不容輕忽。建議自製消暑茶來飲用,甚至比青草茶還要清涼。 冰吃太多,恐造成小腹肥胖...

閱讀詳情 »

一直以來,改變飲食、加強運動和按時服藥,被視為防治糖尿病的黃金鐵三角,但臨床上卻有一群「拉達型」糖尿病患者,再怎麼努力配合和調整,血糖依舊處於失控狀態。拉達型糖尿病患者容易被錯認為第二型糖尿病,醫師建議若血糖一直控制不好,或符合5大指標,應做進一步檢查且及早對症治療。 什麼是「拉達型糖尿病」? 台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