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死亡率癌症之冠 肺癌標靶治療大突破

死亡率癌症之冠 肺癌標靶治療大突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癌症已連續34年蟬聯十大死因之冠,其中肺癌死亡率更高居所有癌症的第一位。因肺癌發生初期幾乎無任何症狀,70%以上患者被診斷為肺癌時,都已是中晚期,存活率相較其他癌症來的低,因此突破肺癌的治療瓶頸,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

肺癌初期診斷難死亡率高

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理事長余忠仁表示,台灣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有一萬人,低於大腸癌,但肺癌死亡人數,比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攝護腺癌及胃癌的總和還高;進行肺癌標靶治療有賴於腫瘤基因檢測,透過檢測能夠確認特定的致癌基因,選擇適合標靶藥物做阻斷,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效果。

余忠仁進一步說明,目前肺癌治療,台灣有第一代及第二代標靶藥物能夠使用,但使用前兩代標靶的患者,近八成在平均經過10至12個月後會開始產生抗藥性,使標靶失效,失效的患者中約有一半為T790M基因突變型肺癌。

2015年11月,美國食藥署已快速通過針對T790M突變點治療的肺癌第三代標靶藥物,讓前兩代標靶藥物治療失效的部分患者,能夠接續使用新的藥物治療。目前臨床實驗結果顯示,第三代標靶藥物對於有T790M基因突變的患者來說,治療效果非常顯著,約有6成以上的反應率,平均能再延長9-10個月疾病惡化時間,相對於前兩代標靶藥物,新的標靶藥物副作用發生率低,程度也較輕微,可說是肺癌治療上的新突破。

肺癌標靶新藥延長疾病惡化期

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說明,第三代標靶藥物的臨床實驗中,台灣也有患者參與,大部分反應十分良好,但第三代標靶在台灣尚未核准通過,僅有臨床實驗上使用。陳育民收治的患者中,年約60歲的林女士,在使用肺癌一代及二代標靶藥物後,都相繼產生了抗藥性,也產生了副作用,使她滿臉痘瘡、全身皮疹,後來癌細胞甚至轉移腦部,心情接連受到影響。而第三代標靶出現後,她參加臨床試驗至今,已投藥近一年,不僅癌症得到有效控制,副作用也大幅減少,現在已經能夠出國旅遊,樂享晚年。

陳育民表示,第三代標靶藥物可說是肺癌治療突破性的進展,因此美國快速審核通關上市。台灣許多患者對此寄予厚望,醫界也期盼能夠藉由第三代標靶藥物,幫助更多病人延長癌症惡化的時間,也藉此呼籲台灣食藥署能夠盡快讓第三代標靶藥物上市,讓更多患者能夠受惠,解決肺癌治療的瓶頸。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7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中央健康保險署於6月18日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通過多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案和給付規定擴增案,其中包括B型血友病的預防性治療新藥納入給付、生物製劑藥品擴增給付用於小兒非感染性葡萄膜炎,以及治療過動症的新劑型新藥納入健保給付等。B型血友病預防性治療用藥 減少注射頻率、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一名7旬老翁頸部突起腫塊且快速長大,2周內長到2倍大,無壓痛感,切除化驗發現是惡性角化棘皮瘤;此病好發於中老年男性,常出現在皮膚曝曬陽光處,民眾身上若有莫名腫塊應速就醫。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黃季怡表示,73歲老翁1個月前注意到頸部皮膚突起一個腫塊,且快速變大,2周內就長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你肚子餓時,是否也感覺特別容易發脾氣呢?其實主要因低血糖所導致。根據來自貴湖大學學者進行的研究指出,當處於低血糖時,容易會感到壓力和憂鬱,且會埋下不良情緒的危險因子,換句話說,飲食習慣與情緒和壓力習習相關,此研究也於2018年9月刊登於《精神藥理學》期刊。處於低血糖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你的小孩常拒絕食物或吃得比較慢嗎?其實背後原因除了挑食、胃口或消化不佳等因素,可能還得考量是否是口部功能發展有問題所導致。南投醫院林宛臻語言治療師指出,通常孩子兩足歲時就不會再流口水且和成人飲食狀況相同,但若孩子仍依賴奶瓶餵食,且總是不經意流口水,就恐是口部功能發展出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