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機器手臂換膝關節 阿嬤術後飛美做生意

機器手臂換膝關節 阿嬤術後飛美做生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從事房地產買賣 膝蓋卡卡行動不便損失大

今年80歲的陳女士,長期定居在巴西,多年來從事全球房地產買賣事業,可能年輕時為了做生意跑來跑去,膝蓋長期磨損造成行動不便,最後只好花錢委請別人代為買賣房地產,但成效不佳,因此打算接受膝關節置換手術,讓自己可以重出江湖。原本只想來台灣做傳統膝關節置換術,但經朋友建議,嘗試目前最新的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手術。

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 破壞力少、復原快

收治此個案的吳濬哲醫師說,陳女士年紀雖然80歲,但可能是做生意的關係,外表看起來保養得相當好,來就醫時主述最大的心願就是趕快把膝蓋問題處理好,因為她在美國還有房地產要處理,無法走路讓她沒辦法做生意。經檢查診斷適合接受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術後當天她就下床自行如廁,第二天就出院去高雄拜訪老朋友,一星期後如願飛往美國處理房地產生意。

「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勢必將徹底顛覆過去骨科傳統手術的觀念及做法!」吳濬哲醫師指出,機器人手臂膝關節置換術藉由術前電腦斷層掃描,術中機器人手臂、3D即時動態影像輔助,只針對部分磨損、壞損的關節做磨除,保留健康的骨頭、前後十字韌帶及本位感神經組織,大幅降低傷口周圍的肌肉及軟組織拉扯和破壞,加上手術傷口僅5到8公分,縮短傷口復原時間,大幅提升手術滿意度。

同一天手術結果差異大 機器手臂置換術保有患者自尊心

吳濬哲醫師特別分享,陳女士是早上進行手術,當天下午還有幫另一名患者做傳統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隔天兩位的復原情況卻大不同。接受機器人手臂手術的陳女士,在手術當天下午就可以自行利用輔助器下床行走,隔天便開心的出院回家。而另一位傳統手術的吳小姐因手術傷口破壞較大,三天後仍是躺在病床上,需要家人協助照護,除了患者自尊心降低之外,家人也要花更多時間幫忙照料患者。

吳濬哲醫師提醒,預防膝關節退化最好從年輕做起,平常應減少從事容易耗損膝關節的動作,如跪拜及跑馬拉松等活動,避免膝蓋承受過大壓力,如出現膝關節卡卡或疼痛等症狀,應盡早尋求醫師專業檢查。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66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針灸擺脫鼻過敏藥物束縛!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表示,過敏一直是多數人普遍認為不可能根治的疾病,強調這是錯誤觀念,其實過敏症狀可以慢慢消除,建議民眾如果藥物治療不甚理想,可用針灸治療減輕症狀,甚至可以擺脫藥物束縛。過敏病因多 常常從小就開始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邁向癌症精準醫療!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根據腫瘤基因型態來擬定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是癌症治療趨勢。為了建構有利於發展精準醫療效能的環境,國衛院已經成功和三家國、內外知名業界包括台灣諾華、輝瑞藥廠及行動基因簽署精準醫療合作聯盟協議書,將共同投入資源,啟動「精準醫療合作聯盟」...

閱讀詳情 »

關於「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十二大迷思 「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種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中老年人的關節疾病,症狀是膝蓋會感到深層的抽痛或割裂痛;且膝蓋彎曲、久坐後起身時、或突然變換姿勢時,偶而會聽到清脆的彈撥音或摩擦聲音;且時常會感到膝關節突然無法使力,或是在某些姿勢似乎會鎖住。 這種膝關節疾病,比較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疲倦、呼吸困難、水腫 心臟衰竭原因多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可能因為血壓過高,或冠狀動脈被血塊阻塞影響血流,也可能因為心臟瓣膜病變等種種原因,造成心臟必須加重工作負擔,導致幫浦功能惡化而產生心衰竭,患者會有疲倦、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暨心臟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