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梨狀肌症候群好痠痛 易誤診為坐骨神經痛

梨狀肌症候群好痠痛 易誤診為坐骨神經痛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一名五十多歲男子,只要每次一開車,時間若是超過二小時,臀部就會痠痛,而且還只有一邊會痛;進一步就醫後,被確診為梨狀肌症候群。復健科醫師指出,梨狀肌症候群常會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以致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往往因為治療方式錯誤,而痠痛會一直都無法獲得改善。

姿勢不良或運動傷害導致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梨狀肌症候群多因為長期姿勢不良或是運動時拉傷,而且由於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與坐骨神經痛類似,在薦椎15節處出現疼痛,所以常容易被誤診為坐骨神經痛,甚至於此處肌肉也會壓迫到坐骨神經,進而出現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以牽引拉腰復健

臀部出現坐骨神經疼痛的病人,大約每一百人中只有一人是梨狀肌症候群患者,其他多是因為坐骨神經痛;武俊傑主任指出,坐骨神經痛和梨狀肌症候群的症狀雖然類似,但是治療方式卻大不同,坐骨神經痛主要是以牽引拉腰復健,以及服用藥物來改善。

梨狀肌症候群以熱療、短波及超音波復健

當梨狀肌的肌肉發炎腫脹時,即會產生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而梨狀肌症候群的治療方式,則是以熱療、短波及超音波復健;武俊傑主任進一步指出,除了復健治療之外,由於患部位置在較深的部位,往往需要使用類固醇注射來緩解疼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中報導】在清宮劇裡,常出現嬪妃咳血等橋段,通常難以醫治且不久於人世,但現在醫學科技進步,咳血已非絕症。60多歲的黃姓婦人咳血病史長達10年,日前接受電腦斷層動脈血管攝影,才終於找出病因,確診罕見的「肺內游離肺」,病因則是左胃動脈往上跑至肺葉。 台中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柯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籍女學生案例驚動台灣社會,學者強力呼籲應借鏡他國,入境旅客全面機場採樣篩檢新冠病毒。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日親自說明,強調核酸檢測(PCR)在症狀出現最多前2天,才能檢驗到病毒,潛伏期檢驗容易發生偽陰性,如若實施入境全篩將恐有35%感染者直入台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嘉義報導】照胃鏡對許多人來說是惡夢,因為害怕檢查時強烈的嘔吐反應,讓許多人寧願逃避檢查,而延誤治療時機,除了接受麻醉外,還可能有其它選擇嗎?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研究發現,針對接受胃鏡檢查比較敏感,有痛苦經驗的患者,只要給予少量止痛藥配西汀(meperidine)肌肉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