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嶺邊短打基本原理托德.安德森Gotf Digest職業教練想擁有讓球友羨慕的短打技術?放棄幻想。先來鞏固切擊球、劈起球以及高拋球的基本原理,在合理的時間選擇合理的打法。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這三種打法之間的區別。面對切擊球,保持桿頭位置較低,上桿時桿頭低於雙手的位置,送桿也同樣如此。切擊球是單槓桿動作完全沒有手腕上翹。而對於劈起球,上桿過程中桿頭位置高於手因為需要手腕上翹來增加上桿的幅度,但是送桿過程中,桿頭的位置依然要低於雙手。高拋球,無論是上桿還是送桿,桿頭的位置都應該高於雙手,因為觸球後,需要手腕重新上翹來增加揮桿速度和桿面傾角。接下來研究什麼樣的情況選擇哪種打法。
切擊球的滾動較多,因為要保證果嶺上有足夠的滾動空間,如果需要飛躍障礙並很快停住,高拋球是最理想的打法,而劈起球則適用於二者之間。翻到下一頁來學習三種不同的打法。
切擊球
由於切擊球的揮桿幅度很小,因此定位時盡量讓雙手放在與觸球時相同的位置。用短鐵或者挖起桿,球位在站位中間稍靠後的位置,打開站位,以便讓下半身做好朝目標方向轉動的準備。身體重心放在前腳上,桿身前傾,左手腕平直。利用肩膀和手臂啟動上桿,感覺上臂緊貼身體並隨身體轉動。記著,桿頭一定要低於雙手的位置。不要讓右肘關節運動至身後,那樣就說明上桿是手臂主導的。利用下半身啟動
下桿,右膝關節應該朝目標方向前壓。觸球瞬間,應該讓桿身回到前傾的姿勢,桿身與左臂呈一條直線。持續轉動身體,收杆時檢查左手腕是否保持平直。
劈起球
選一支挖起桿,採取開放式站位,球位於兩腳之間。劈起球最常見的問題是定位時身體朝遠離目標的方向傾斜,那是因為心裡想著如何將球撈起來。一定要避免這樣的問題。身體脊柱垂直地面,球位正對左
臉,啟動上桿時桿頭先動,接下來收攏右手臂,這樣會讓左手腕上翹,球桿向上。這樣能夠增加揮桿幅度以支持劈起球需要增加的揮桿速度。下桿過程中,轉動身體通過觸球區,感覺要維持左手腕的上翹。身體的轉動會將雙手向下拉並通過觸球區,形成桿頭向下的觸球方式。就像切擊球那樣,桿身應該在觸球時前傾。收杆時,桿頭位置較低,並指向目標左側。
高拋球
這種打法需要更大的揮桿幅度以及更加開放的桿面,以保證足夠高的彈道。選擇桿面傾角最大的球桿,加寬並儘可能打開站位,球位靠前,以增加觸 球時的桿面有效傾角。在上桿過程中,手腕完全上翹,讓
後背完全轉向目標。最常見的問題是揮桿幅度不夠大,下桿時又過於加速,導致觸球質量不高。上桿到位了,下桿就變得簡單了許多。保持較輕的握桿力度,這樣就能夠感受到桿頭重量,並與趕上左臂的運
動。送桿是很自然的隨揮運動:揮桿的動力讓手腕再次上翹,桿身垂直地面,身體轉向目標方向。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