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傷口快用優碘!? 醫:錯誤迷思

有傷口快用優碘!? 醫:錯誤迷思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根據衛福部統計,民國101年約有153萬人是因開放性傷口及血管損傷而就醫,不少患者的傷口出院後都得自行換藥,但到底該怎麼處理呢?醫師指出,很多人對於傷口處理的程序及保護傷口的概念,常抱有許多錯誤迷思;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用優碘消毒」了!

振興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綱華表示,有傷口也不一定要用優碘消毒,因為消毒水,不管是雙氧水、優碘還是碘酒,都會破壞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降低皮膚細胞的再生能力,進而造成皮膚的傷害,延遲傷口癒合。因此,如果一定要用優碘,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該是先用生理食鹽水沖洗傷口,再用優碘或雙氧水消毒,接著再以生理食鹽水沖掉優碘和雙氧水,最後才是敷料蓋住傷口。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陳綱華解釋,這是因為不管是優碘還是碘酒,都容易造成色素沉澱,導致傷口癒後暗沉留疤。且這類產品因刺激性往往很高,不少民眾在使用後,反而會造成過敏等問題。因此,一般建議在使用完優碘、碘酒或雙氧水後,應以「生理食鹽水」沖洗乾淨再進行包紮。

至於為何要使用「生理食鹽水」、而非乾淨的水?陳綱華說,這是因為生理食鹽水是屬於等張溶液,而水是屬於低張溶液。若用水沖洗傷口,水便容易滲透進傷口裡面;由於人體細胞中含有些許鹽分,會在此時吸收水分,造成細胞脹破,這也是為何每當皮膚有傷口時,用水沖洗會有如此腫脹疼痛的感覺。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6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偷懶不刷牙,可能增加肺炎風險?國內研究發現,擁有正確潔牙和牙周保養習慣,可降低肺炎的風險超過3成。台北市牙醫師公會提醒,預防新冠肺炎,實體口罩與嘴巴內的「隱形口罩」一樣重要,民眾若發現口腔健康亮紅燈,應盡快就醫治療;如果有不堪使用的假牙,也建議在醫師評估下拆卸更換,既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想預知自己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有多高嗎?只要五分鐘,輸入基本數據就可以知道!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推出「五分鐘護你心」活動,民眾可至合作診所了解10年後慢性病風險。台灣基層糖尿病協會李洮俊理事長表示,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爲了協助民眾提高更好醫療照顧、預防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陰部有異味需要用香味的衛生用品來掩蓋?根據克理夫蘭醫學中心表示,陰道其實有自我清潔功能,需要一直清潔的想法是不正確的。它不需要特別的化學品或香水產品讓氣味更好,即使在經期也是如此。如果常常有異味困擾,請記得尋求醫生幫助,而不是試圖用香水或肥皂、化學品來使其乾淨或是掩蓋味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中醫兒科門診常有過敏體質兒童或青少年前來求診,其中一部分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據統計,此病在全球的盛行率是7.88%,台灣特定族群約4.1~6.7%,且過去數十年來顯著增加。病人通常在接受治療後改善,但若一段時間未服藥或擦藥則容易復發,除局部搔癢外,可能還會有滲出液,嚴重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