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會不會得牙周病? 有這2種菌機率高

會不會得牙周病? 有這2種菌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基因檢測正夯,口腔也有基因檢測服務。只要蒐集2cc唾液即可檢測口腔菌種,評估罹患牙齦炎、牙周病的風險。牙醫師指出,造成牙周病最常見的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2種細菌。

 

口腔有200多萬種細菌

牙醫診所院長張淑君指出,口腔內高達200多萬種細菌,罹患齲齒、牙齦炎、牙周病的原因,通常是由數百種細菌造成,最常見的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菌斑藏有細菌易蛀牙、患牙周病

張淑君院長表示,罹患蛀牙的原因主要是吃完食物後,會導致糖分附著,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具有黏性的酸性物質,也就是牙菌斑,進而讓牙齒表面脫鈣、破壞琺瑯質,久而久之就會蛀牙,而牙菌斑中也有很多細菌,容易造成牙齦炎及牙周病。

 

牙周病高危險族群 3個月口腔檢查1次

張淑君院長強調,口腔保健應從小做起,學習正確的貝氏刷牙法,飯後10分鐘內一定要潔牙,可搭配牙線、無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建議有家族史、抽菸、糖尿病等牙周病高危險族群,最好每3個月定期口腔檢查,一般民眾半年檢查一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宜蘭報導】中風時,會導致部分腦細胞快速死亡,即使救活也可能會有失能後遺症,但隨著近年治療上的突破,目前在符合條件的缺血性腦中風病人身上,已發現若能及早進行顱內動脈取栓,對病人的預後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宜蘭1位49歲的莊小姐被送進醫院急診時,已呈現昏迷狀態,透過電腦斷層腦血管攝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每到炎熱的夏天最易孳生病媒蚊,而日本腦炎的危害甚鉅,也不容小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已於93年1月20日,將其列為第3類傳染病,目前已有活性減毒疫苗可供接種。 日本腦炎僅被具有感染力的病媒蚊蟲叮咬後才會感染,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傳播媒介,並不會直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就醫人數明顯下降,連帶4大癌症篩檢量也變少,國民健康署統計,相較於去年同期全國4癌篩檢整體下降了1成5,所幸隨著疫情趨緩,篩檢量已逐步回升,但口腔癌篩檢人數仍明顯偏低,提醒有抽菸、嚼食檳榔等高風險族群可以踴躍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國健署台灣癌症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日本回國民眾確診感染新冠!今(4)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公布,9月1日我國籍1名40多歲女性(第490例),機場入境採檢確診新冠,目前掌握接觸者11人。同時,日前在日確診的台灣人,增加匡列接觸者至87人。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第490例2019年9月獨自前往日本工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