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齒該拔?不該拔?會影響一輩子!你一定要看完這篇再做決定!!

智齒該拔?不該拔?會影響一輩子!你一定要看完這篇再做決定!!

「大概半年前,我那顆蠢蠢欲動的智齒終於還是破土(肉)而出,但緊接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發一次慘無人道的疼痛。一個月前,忍無可忍,我去看了牙醫,拍了 X 片,最終決定斬盡殺絕,一了百了。果然,拔了智齒之後,神清氣爽。」

這樣的場景,在身邊發生過好幾次,甚至也發生在我自己身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所謂的「智齒存與留」。

 

哪些智齒應該拔?

智齒,又稱作「第三磨牙」。

1. 「阻生智齒」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隨著食物日益精細,再加上火的使用,食物變得柔軟,大幅降低了咀嚼食物的強度。因為沒有足夠的刺激,人類的上、下頜骨便越來越短,但是牙齒的數量卻沒有減少。於是,往往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第三磨牙。所以,智齒(第三磨牙)經常不能正常直立萌出。這就是阻生智齒最常見的成因。

普遍認為,「阻生的智齒」應該拔除。

2. 你有沒有阻生智齒?

判斷一個智齒是否阻生,最簡單有效地檢查手段是拍一張全景 X 片。全景片,就是文章題圖那樣的一張片子,不過是完全黑白的。

從全景片上,我們可以看到智齒的萌出姿態。如果是橫躺的,斜躺的,甚至倒立的,那麼抱歉,很可能這個智齒會無法正常、完整萌出,也許拔除才是最佳的選擇。

3. 為什麼阻生智齒應該拔除?

因為,以錯誤的姿態不全萌出,往往導致它和前面牙齒之間形成難以清潔的區域,局部的細菌堆積,會導致嚴重的齲病、牙髓病以及急性的牙冠周圍炎,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更有甚者,會導致頜面部間隙感染、頜骨骨髓炎等。

4. 還有哪些智齒應當拔除?

當智齒已經發生難以治療的嚴重齲壞、根尖周炎、晚期牙周病時,也不建議保留。因為治療難度非常大,治療效果也很差。

此外,當智齒被囊腫、腫瘤累及,或者因正畸治療等的需要,也應當拔除。

 

哪些智齒應該保留?

簡而言之,健康的智齒不需要拔除。如果一個智齒以「正確的姿勢」萌出,而本身又沒有出現嚴重的病變,都是值得保留的。

因為,除了可以繼續行使磨牙的功能外,未來如果出現智齒之前的牙齒因各種原因缺失,它可以作為潛在的「基牙」,為義齒(也就是假牙)修復提供基礎,讓假牙有可掛的地方。

儘管智齒萌出過程中,會因為牙齦炎出現暫時的疼痛,但正確使用牙刷、牙線、漱口水,保持口腔衛生,一般都能安然度過,直到智齒完全萌出。

 

拔牙的禁忌

不是所有建議拔除的智齒都能拔,在拔牙之前,應排除一些拔牙的禁忌證。

嚴重的心臟病(心功能 III、IV 級)、嚴重的高血壓(收縮壓 > 180 mmHg 或舒張壓 > 100 mmHg)、某些血液疾病(如貧血、血友病、白血病等)、糖尿病等,都應該先控制,然後在有監護的條件下進行拔牙。妊娠期婦女,在懷孕 4、5、6 月時拔牙較為安全。

 

拔智齒的風險

沒有一項醫療操作是絕無風險的,拔牙也不例外,而拔阻生智齒更是如此。

1. 術後,疼痛、腫脹、開口困難都有可能出現;

2. 上頜的智齒靠近上頜竇,有時候,會發生上頜竇穿孔,引起上頜竇炎;

3. 下頜的智齒有些靠近下頜神經管,有時會激惹下頜神經,造成下唇麻木,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

4. 有些阻生智齒,因為和前面的磨牙頂住,拔除時難免刺激到前面牙齒的牙周膜,導致一段時間的敏感痠痛。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術後不良反應。不過,絕大部分通過繼續治療都可以恢復,患者大可不必因為這些原因而不敢去拔該拔的牙齒,得不償失。

 

拔牙後注意事項

拔牙過程中,病人會比較焦慮,就比如我這樣一個牙醫,躺在牙椅上也會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恐懼感,這完全靠牙醫的安撫情緒的功力以及動作的熟練程度來形成足夠安慰。

拔完牙後,牙醫還會給出一些注意事項:

1. 咬緊棉球半小時後吐出即可,不需要更換更多棉球;

2. 兩小時後可進食及喝水,拔牙當日儘量不要食用過燙及較硬的食物,儘量使用沒拔牙的那半邊牙齒咀嚼;

3. 拔牙後 24 小時不要刷牙漱口;

4. 拔牙後 24~48 小時內傷口有少量滲血或口水中帶有血絲屬正常現象。如出現大量鮮紅色血液應及時就診;

5. 拔牙後 1~2 天內避免劇烈運動;

6. 如有縫線,術後 7~10 天拆線。

遵守這些注意事項,可以大大減少術後併發症的出現,或減輕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有利於快速恢復。via

相關推薦

雖然大家都知道「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平民,晚餐吃得像乞丐」這句話,卻很少有人能夠實踐。下班下課後的聚餐不去大吃大喝怎麼行~?最好再來點烤肉啊、炸雞排啊什麼的。但是晚餐的暴飲暴食可是會嚴重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看過下面整理的重點之後,還是快點減少你晚餐的份量吧! 一、晚餐與肥胖   9...

閱讀詳情 »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 以下25個因為睡眠不足而引發的健康風險: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大。2.頭痛:科學家至今仍無法找出背後的原因,不過有36...

閱讀詳情 »

豆腐是一種以黃豆為主要原料的食物,起源於中國,有高蛋白,低脂肪,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養生攝生、益壽延年的美食佳品。與豆腐相剋的食物:豆腐與茭白,同吃易形成結石;豆腐與蜂蜜,蜂蜜與豆腐同食易腹瀉;不可與羊肉同吃,同吃易發生黃疸和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不可與牛肉同...

閱讀詳情 »

很多人以為,喝湯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殊不知,只有科學地喝湯,才能既吸收營養,又避免脂肪堆積。以下為常見的五個錯誤喝湯習慣。 要喝純湯  很多人認為燉排骨湯、雞湯,所有的營養都在湯內,所以就只喝湯,不吃肉。其實,這樣是不對的,不管是哪種湯,就算是熬煮很長時間,湯很濃郁,湯的蛋白質也只有約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