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智齒該拔?不該拔?會影響一輩子!你一定要看完這篇再做決定!!

智齒該拔?不該拔?會影響一輩子!你一定要看完這篇再做決定!!

「大概半年前,我那顆蠢蠢欲動的智齒終於還是破土(肉)而出,但緊接著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引發一次慘無人道的疼痛。一個月前,忍無可忍,我去看了牙醫,拍了 X 片,最終決定斬盡殺絕,一了百了。果然,拔了智齒之後,神清氣爽。」

這樣的場景,在身邊發生過好幾次,甚至也發生在我自己身上。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所謂的「智齒存與留」。

 

哪些智齒應該拔?

智齒,又稱作「第三磨牙」。

1. 「阻生智齒」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隨著食物日益精細,再加上火的使用,食物變得柔軟,大幅降低了咀嚼食物的強度。因為沒有足夠的刺激,人類的上、下頜骨便越來越短,但是牙齒的數量卻沒有減少。於是,往往沒有足夠的空間容納第三磨牙。所以,智齒(第三磨牙)經常不能正常直立萌出。這就是阻生智齒最常見的成因。

普遍認為,「阻生的智齒」應該拔除。

2. 你有沒有阻生智齒?

判斷一個智齒是否阻生,最簡單有效地檢查手段是拍一張全景 X 片。全景片,就是文章題圖那樣的一張片子,不過是完全黑白的。

從全景片上,我們可以看到智齒的萌出姿態。如果是橫躺的,斜躺的,甚至倒立的,那麼抱歉,很可能這個智齒會無法正常、完整萌出,也許拔除才是最佳的選擇。

3. 為什麼阻生智齒應該拔除?

因為,以錯誤的姿態不全萌出,往往導致它和前面牙齒之間形成難以清潔的區域,局部的細菌堆積,會導致嚴重的齲病、牙髓病以及急性的牙冠周圍炎,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更有甚者,會導致頜面部間隙感染、頜骨骨髓炎等。

4. 還有哪些智齒應當拔除?

當智齒已經發生難以治療的嚴重齲壞、根尖周炎、晚期牙周病時,也不建議保留。因為治療難度非常大,治療效果也很差。

此外,當智齒被囊腫、腫瘤累及,或者因正畸治療等的需要,也應當拔除。

 

哪些智齒應該保留?

簡而言之,健康的智齒不需要拔除。如果一個智齒以「正確的姿勢」萌出,而本身又沒有出現嚴重的病變,都是值得保留的。

因為,除了可以繼續行使磨牙的功能外,未來如果出現智齒之前的牙齒因各種原因缺失,它可以作為潛在的「基牙」,為義齒(也就是假牙)修復提供基礎,讓假牙有可掛的地方。

儘管智齒萌出過程中,會因為牙齦炎出現暫時的疼痛,但正確使用牙刷、牙線、漱口水,保持口腔衛生,一般都能安然度過,直到智齒完全萌出。

 

拔牙的禁忌

不是所有建議拔除的智齒都能拔,在拔牙之前,應排除一些拔牙的禁忌證。

嚴重的心臟病(心功能 III、IV 級)、嚴重的高血壓(收縮壓 > 180 mmHg 或舒張壓 > 100 mmHg)、某些血液疾病(如貧血、血友病、白血病等)、糖尿病等,都應該先控制,然後在有監護的條件下進行拔牙。妊娠期婦女,在懷孕 4、5、6 月時拔牙較為安全。

 

拔智齒的風險

沒有一項醫療操作是絕無風險的,拔牙也不例外,而拔阻生智齒更是如此。

1. 術後,疼痛、腫脹、開口困難都有可能出現;

2. 上頜的智齒靠近上頜竇,有時候,會發生上頜竇穿孔,引起上頜竇炎;

3. 下頜的智齒有些靠近下頜神經管,有時會激惹下頜神經,造成下唇麻木,從幾天到幾個月不等;

4. 有些阻生智齒,因為和前面的磨牙頂住,拔除時難免刺激到前面牙齒的牙周膜,導致一段時間的敏感痠痛。

此外,還有一些其他的術後不良反應。不過,絕大部分通過繼續治療都可以恢復,患者大可不必因為這些原因而不敢去拔該拔的牙齒,得不償失。

 

拔牙後注意事項

拔牙過程中,病人會比較焦慮,就比如我這樣一個牙醫,躺在牙椅上也會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恐懼感,這完全靠牙醫的安撫情緒的功力以及動作的熟練程度來形成足夠安慰。

拔完牙後,牙醫還會給出一些注意事項:

1. 咬緊棉球半小時後吐出即可,不需要更換更多棉球;

2. 兩小時後可進食及喝水,拔牙當日儘量不要食用過燙及較硬的食物,儘量使用沒拔牙的那半邊牙齒咀嚼;

3. 拔牙後 24 小時不要刷牙漱口;

4. 拔牙後 24~48 小時內傷口有少量滲血或口水中帶有血絲屬正常現象。如出現大量鮮紅色血液應及時就診;

5. 拔牙後 1~2 天內避免劇烈運動;

6. 如有縫線,術後 7~10 天拆線。

遵守這些注意事項,可以大大減少術後併發症的出現,或減輕併發症的嚴重程度,有利於快速恢復。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有位8歲小宏一家五口住在偏遠山區,父親罹患口腔癌、母親兩度車禍行動不便,全家目前靠補助為生,家中電器多已不堪使用。小宏每天得從廚房燒開水,再抬進浴室應付全家洗澡所需,希望新年有新熱水器,讓一家人在冬天都能洗熱水澡。熱水器渡冬 感謝大眾愛心在寒流來襲前夕,陽光基金會提供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敷面膜是不少女生愛用的保養手法,美白、保濕、去角質各種不同功效的面膜百家齊放,但敷面膜該注意哪些事項,才不會適得其反?萬芳醫院皮膚科醫師王筱涵指出,敷面膜主要是透過面膜密封、包裹的效果,加強皮膚吸收精華液的速度,但若敷的時間過久、成分選擇錯誤,甚至有可能造成肌膚過敏。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67歲徐先生,2年多前,突然嗓音沙啞超過1個月,就醫發現竟是聲門癌;經醫師採取微創雷射手術切除,術後隔天即出院,迄今嗓音幾乎恢復,與正常人無異。9成喉癌為聲門癌 男性愛菸酒小心據統計,高達9成以上喉癌病患為聲門癌,好發於55至75歲男性,抽菸、喝酒是最大主因。林口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期氣溫變化大,寒流一波波來襲,再加上全台籠罩在灰濛濛的霧霾之下,不少人出現喉嚨搔癢或是咳不停又卡痰;有人可能隨身帶喉糖或其他清涼潤喉產品,以為清涼感就能止咳潤喉,也有人誤以為是感冒而自行服用成藥。吃喉糖、喉片或是狂喝枇杷膏等方法是真正能止咳嗎?養護喉嚨用錯方法&nbs...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