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智齒該不該拔?!來聽聽醫師怎麼說...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智齒該不該拔?!來聽聽醫師怎麼說...

不易清潔、沒有咀嚼用處又容易腫痛,有近7成民眾都有拔除智齒的經驗,民眾常因智齒腫痛或矯正需求被轉診到口腔外科評估拔牙,拔牙不慎是否會引起神經損傷?到底什麼樣的智齒需要處理,又怎麼樣的智齒一定要拔除呢?

易堆積細菌與食物殘渣 產生蛀牙、牙周發炎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口腔外科醫師楊方瑜表示,若智齒有發育,常因下顎空間不足造成清潔上的死角,臨床上常見智齒沒有長出來的狀況,易與前面一顆臼齒間堆積細菌與食物殘渣、產生蛀牙、牙周發炎、骨頭破壞,甚至形成囊腫病變、蜂窩性組織炎。

病人本身清潔能力是考量拔牙的要素

楊方瑜醫師說明,在評估要不要拔牙時,為避免成為潛在的感染或病變風險,除了是否已經產生病灶,病人本身清潔能力也是考量要素,術後最常見的問題為腫痛、下唇下巴麻木、第二大臼齒或牙套受到影響等狀況。

半年一次定期檢查、注意清潔

牙痛要人命,拔牙腫痛雖然不像神經抽痛,但按時服藥及冰敷後,通常也需要經過一周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控制,下唇下巴麻木的問題則與智齒牙根與下齒槽神經的構造位置有關,有時在術前的X光片檢查可以約略判斷出,有時候基於安全需要額外照牙科的電腦斷層判定。

楊方瑜醫師表示,照顧智齒須有防範未然的概念,除了半年一次的定期檢查外,更要做好心理準備,在適當的時間拔除智齒,比如不然,若等到智齒腫痛起來,或是第二大臼齒因為清潔不易而蛀牙或牙周病破壞了,更是得不償失。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過敏兒常會有成天揉眼睛、吸鼻子,半夜氣喘狂咳不止的情況出現,節氣即將進入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是傳統中醫調理過敏體質的最佳時機,過敏性鼻炎與氣喘是現今兒童常見的過敏疾病,國內研究顯示,三伏貼療法對於兒童過敏症狀,特別是鼻過敏症狀兒童顯著改善高達76%,接受治療以6...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國人晚孕晚生,妊娠糖尿病患者有增加趨勢,根據統計,近10年來,妊娠糖尿病患者增加1成以上,醫師提醒,一旦患有妊娠糖尿病,就極有可能是將來第二型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 根據內政部統計,國人女性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由93年的27.4歲,逐年增加至103年的30....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許多民眾為了減重,會減少甚至完全斷絕吃澱粉,但是,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減肥不能吃澱粉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完全阻絕澱粉來減重,不僅效果不彰,甚至造成身體機能受損,減重無效反傷身,其實近幾年的研究發現,澱粉類食物經過特定溫度處理,會讓腸道吸收熱量呈現較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夏日炎炎,加上近來午後常下雨,蚊子開始活躍,疾管署統計截至今年為止的登革熱已累計有373病例,除了加強孳生源清除外,還有甚麼方法防止病媒蚊呢?衛生福利部胸腔病院林嘉慶藥師認為,還要做好避免蚊蟲叮咬的防護工作,如加裝紗窗、穿長袖淺色衣服,還有使用好用的防蚊液。 林嘉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