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早產兒併發症多 須追蹤到五歲

早產兒併發症多 須追蹤到五歲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早產兒基金會統計,出生體重低於1500公克早產兒或有特殊合併症的早產兒,比一般足月兒在認知與動作發展上較易發生遲緩情形。醫師建議,早產兒由於併發症多,因此須定期回診追蹤直到5歲,以期能及早發現、及時治療。
媽媽懷孕週數越短 早產兒併發症機率越大
早產兒未能足月生產,器官多尚未成熟,進而容易出現併發症,包括腦室內出血、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聽力受損、慢性肺部疾病、開放性動脈導管、壞死性腸炎等;而且,媽媽懷孕週數越短,早產兒發生這些問題的機率就越大。
發育不完全 須在加護病房治療
新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陳怡伶表示,早產兒由於發育尚未完全,因此極易出現併發症;而且早產兒因為呼吸道的力量不夠,需要使用呼吸器,以及腸胃道也無法喝奶,而需要打點滴提供營養,這都必須要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體重不足二公斤需住保溫箱
只要準媽咪在懷孕未滿37週生產的嬰兒,就算是早產兒,然而,還會依據嬰兒的體重來看是否需要住保溫箱;陳怡伶醫師指出,通常新生兒體重未達二公斤,就需要住保溫箱,直到寶寶體重達2200-2300公克,才會讓媽媽帶回家。至於新生兒回家之後,仍需要定期回診追蹤,一直要追蹤到五歲,必須長期觀察其生長狀況。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9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1、西梅汁 西梅汁在歐美國家一直享有「人體清道伕」的美譽,而在我國港台地區,很多女性稱它為苗條汁,因為它能夠促進排便。但對於腸道內因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腸梗阻所引發的便秘則不適用。   2、魔芋+蜂蜜 魔芋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蜂蜜的主要成分是糖類,其中60%~80%是人體容易吸收的葡萄糖和果...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我們的臉上有時會出現一些不疼不癢,但是影響美觀的小疙瘩。大家通常稱呼他們「脂肪粒」,但是所有的情況都是脂肪粒嗎?其實不然...臉上的那些「小疙瘩」分三種,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通常我們說到的脂肪粒是指粟丘疹,非常常見的、良性的角質化囊腫,常在眼眶周圍出現。原髮型粟丘疹常見於嬰...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News) 渾身關節都會噼裡啪啦響,小編原來以為這是病哇!還去醫院做過檢查……然而醫生並沒能給出什麼合理的解釋。看了這篇文章,怎麼突然覺得「關節響」也是一項天賜的技能呢~反正對身體沒有傷害就行啦。在你手指的關節間存在著關節滑液,是種像潤滑劑一樣的物質,看起來...

閱讀詳情 »

醫生收過最小癌症患者僅有5歲! 廣告 近年得肝癌的年齡也有年輕化趨勢,兒童因為細胞活力強,一旦罹患肝癌,癌細胞的增長速度會加倍,通常發現晚、發病快,從發病到肝癌末期只需要半年... (圖片來源bbs.oeeee) 醫院收過最小的癌症病患只有5歲,足以證明癌症的發病時間有年輕化的趨勢。孩童的母親說沒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