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量法! 不打藥也能測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

新量法! 不打藥也能測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60歲陳太太,平日在家含飴弄孫,缺乏運動,已經知道有高血壓達3年多卻不規則服藥。最近稍微跑步就會喘,胸口不時也有悶痛情況。接受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左心室明顯肥厚併心內壓力上升,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也降低。後來在醫師重新整合高血壓和心臟用藥後,並開始低鹽飲食、加強運動,情況有顯著改善,現在追著孫子也不會喘了!

18歲以上成人 4人有1人罹患高血壓

依據國民健康署研究結果顯示,18歲以上民眾約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常沒有明顯症狀,是典型的沈默殺手,因此民眾常會忽略。然而,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心臟病、腎臟病的風險顯著上升,高血壓性疾病更為十大死因第8名!

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不足恐氣促胸悶

所謂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就是當心臟需要高耗氧量時,冠狀動脈擴張並增加血流量的能力;也因此,不是只有心血管疾病才嚴重,就算是正常心血管,若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力不足,仍然可能會有氣促、胸悶和運動能力受限的情況。

不需施打腺苷藥物也可評估心臟肌肉

冠狀動脈儲備力最標準的的測量方式是在執行心導管時,用可以測量血流儲備分數(FFR)的導管,於施打腺苷藥物(Adenosine)前後測量。而非侵入性如心臟超音波,在適合的病人也可以測量到冠狀動脈儲備力。

施打腺苷可能會造成病人胸悶、頭暈、心跳下降及臉部潮紅的不適感。奇美醫學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瑋婷藉由臨床超音波影像以及動物實驗模擬,發現不需施打腺苷藥物,即可藉由冠狀動脈收縮對舒張期的比值(S/D ratio)評估心臟肌肉退化的情況。

良好運動飲食及服藥習慣是最有效的治療

張瑋婷醫師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希望藉由非侵入性的超音波檢測方式,可以幫病人作更周全的心臟功能評估,除了找出病因加以治療外,也在此呼籲民眾重視自己和周遭人的血壓、規律運動、飲食減鹽及良好的服藥習慣都是最有效的治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為服務病患,桃園市聖保祿醫院啟用核子影像攝影設備;該院核子醫學科主任邱建勳表示,核醫科的分子影像檢查,號稱醫師的第三隻眼睛,除能及早發現病情及時給予治療之外,還能早期偵測腫瘤轉移,進行癌症治療追蹤。邱建勳主任表示,啟用核子醫學科的最新核子影像攝影服務,是採用德國新型單光子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有鑑於台灣生育率下降,苗栗縣為幫助民眾計畫生育,在大千醫院首創生育規劃諮詢服務,依夫妻精、卵狀況,掌握最佳懷孕時機。苗栗大千醫院生殖中心主任蘇文祥指出,女性一輩子的卵子數量在出生時就已大致底定,有人多、有人少,不論是初經來潮時間、受環境汙染程度等個別差異,都會影響生育能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我國約每20位65歲以上老年人,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失智症其實是可預先診斷延緩的疾病,神經內科醫師指出,有「輕微認知障礙(MCI)」現象的老人,10-15%在1年內會成為失智症患者,而台灣MCI盛行率為16.04%,若在罹患失智症前診斷並及早治療,可大幅降低社會照護成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一位糖尿病病患使用胰島素注射來控制病情,經過了六個月左右的治療,同時改正飲食習慣,也配合規律地運動,該做的都做了,血糖卻遲遲無法下降至標準範圍內,讓他百思不得其解。事實上,糖尿病的原因相當複雜,一定要選擇適合的療法對症下藥,才能夠有效控制血糖。彰化基督教醫院鹿基分院院長杜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