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生兒感染腸病毒 易器官衰竭敗血症

新生兒感染腸病毒 易器官衰竭敗血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今年迄今發生2起新生兒感染腸病毒案例,一名男嬰剛出生就感染克沙奇病毒A10型,另一名僅出生13天的女嬰則感染腸病毒71型,所幸都為輕症且已出院。醫師提醒,新生兒感染腸病毒容易併發重症,出現心肌炎、腦炎,甚至器官衰竭而致死,提醒家長盡量避免嬰兒與太多人接觸,回家後更要徹底換衣洗手,才能接觸嬰兒。

上周1.9萬人染腸病毒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上周全國門、急診腸病毒就診人次,共計1萬9312人次,較前一周上升13%,新增檢出3例腸病毒71型個案,累計今年國內已檢出34例腸病毒71型個案,其中27例輕症、4例疑似重症、3例重症個案。

新生兒感染腸病毒易重症

疾管署防疫醫師羅一鈞指出,今年迄今共接獲2例未足月新生兒感染腸病毒,所幸都為輕症,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他強調,新生兒抵抗力低下,非常容易感染病菌,尤其感染腸病毒可能併發心肌炎、肝炎、腦炎、血小板下降、多發性器官衰竭等敗血症,嚴重可能致死。

孕婦生產前後要注意

羅一鈞醫師提醒孕婦生產前後應避免接觸腸病毒患者,並注意自身及其他幼兒健康;產前14天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幼兒採取適當隔離措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1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3歲的曾先生,因眼睛紅、畏光及六年之間反覆發生的眼壓升高,導致視力近乎失明(僅在眼前15公分處可辨識手動)。就醫後,在接受青光眼眼藥水控制眼壓,並由病灶判斷疑似為病毒性葡萄膜炎,當機立斷,抽取病患眼球內之房水檢驗出巨細胞病毒之去氧核糖核酸,證實為巨細胞病毒之葡萄膜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都知道中風將引發肢體癱瘓,臉歪嘴斜,研究發現,中風也與失智息息相關,如重複中風,則失智症發生率高達41.3%,國衛院研究發現,血漿中D型胺基酸氧化酶濃度高低,可作為預知生物標記,如果濃度較高,則中風後失智風險也較高。 臨床證實,中風是血管性失智症與阿茲海默症的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結直腸癌已連續12年蟬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每年新增病人有1萬6000多人,末期病人約占20%!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院長鍾飲文指出,發生遠端轉移是導致死亡的主因,為了提高治療成效,高醫大腸直腸外科教授王照元結合全國9家醫學中心進行一項發起人研究計畫,利用治療前給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貼片型腋溫量測器可用於居家嬰幼兒、老人照護或發燒等監測時,當受測者處於休息或睡眠時,能長時間連續測量體溫變化,以方便紀錄及追蹤。食藥署表示,貼片型腋溫量測器是將感測貼片,由醫療用雙面膠將其黏貼於受測者腋下,以接收溫度傳導,確定讀取受測者體溫後,只要將貼片插回主機座,就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