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技術取代開心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復原快

新技術取代開心手術 先天性心臟病復原快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位45歲的田小姐,在運動時出現呼吸困難的狀況,到醫院就診後發現有3.5mm的「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最後,透過「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取代開心臟手術,不僅疤痕較小,且復原時間較快。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心臟科曹承榮主任表示,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先天性心臟病的一種,透過非開心手術治療,也能獲得很好的療效。

透過胸部X光檢查,發現田小姐有心臟擴大及肺部血流增多情形,理學檢查發現,左側第二肋間胸骨邊緣有連續性心雜音,但未有呼吸窘迫、唇色發紺或肝脾腫大的現象,最後透過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有3.5mm開放性動脈導管併有右心室擴大。曹承榮指出,治療方式透過非開心手術「心導管放置安普拉茲關閉器」,封住動脈導管的兩端,即可治療。同時避免胸前留下長長的疤痕,可免全身麻醉,手術復原時間也較短,效果和開心手術一樣好。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最常見的成人先天性心臟病之一,人體的主動脈與肺動脈間有一相通之血管稱為動脈導管,由於胎兒在母體時,血流需求和出生後不同,若出生後2到3天內沒有關閉,則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因為先天性心臟病缺損較小,所以有些人於成年後才發現。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隨著年齡增加,會出現先天性心臟病加重;中老年人的生理或病理性變化,將影響先天性心臟病與大血管畸形的過程。值得留意的是,細菌性心內膜炎多發生於未治療的先天性心臟病,所以成人先天性心臟病,感染的機率較兒童高。

曹承榮叮嚀,成人先天性心臟病的特點常因兒童時期漏診或其家屬拒絕手術,直至中年後才被發現,雖然對壽命無明顯影響,但若為較嚴重之先天性心臟病,且未於兒童期手術根治,即使活到成年,也會有較嚴重的次發性問題產生,如嚴重的肺動脈高壓、心室肥厚及日益嚴重的心臟衰竭,屆時即已失去手術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4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雙子宮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一至3%,且懷孕後容易流產,因不易察覺,甚至可能終生都未曾發現;開業醫試管嬰兒中心院長郭鴻璋指出,雙子宮屬於先天性,可透過超音波、子宮鏡等進一步檢查,通常月經不會有異常現象,透過治療與安胎,仍可自行懷孕。臨床上,1名婦女因懷孕後再度流產,經檢查後,才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男性朋友看過來,你的「小弟弟」有多久沒有吹「起床號」了?泌尿科醫師指出,男性不舉是不同疾病的綜合表現,而且不舉也是慢性病,50歲以上的不舉男性,大約7成是輕度;其實,若是發現有不舉現象,應該及早接受治療,可免疾病惡化。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男性會不舉的原因很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產生過敏,主要是因身體受到外來物的侵入時,因為免疫系統過度反應而導致,又分為吸入性過敏及食入性過敏兩種;屏東基督教醫院風濕免疫過敏科醫師黃聖榮指出,若民眾有類似的過敏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找出過敏原,才能對症下藥。醫師黃聖榮進一步說明,吸入性過敏主要是指存於空氣中的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當出現肌腱、韌帶或滑囊等局部發炎時,除了可服消炎止痛藥或復健等方式治療,也可透過在發炎處局部注射藥物的方式,有效紓緩疼痛;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蔡文山指出,針對深層的病灶進行局部注射,目前已有超音波影像導引的新技術,由於可提高準確度,使得止痛效果更好。局部藥物注射能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