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數位App監測血糖 全天候照護糖尿病患

數位App監測血糖 全天候照護糖尿病患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血糖機與智慧型手機結合 全天候照護糖尿病患

一位初診斷為第一型糖尿病病患的楊小姐,經由積極的飲食控制,胰島素治療及雲端平台的資訊系統的輔助,進行以病人為中心的糖尿病全面照護,讓病人的自我血糖管理得以精進,進一步改善糖尿病控制狀況,使楊小姐在3個月之內的糖化血色素由14.4%降到6.5%。

積極血糖控制減少併發症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資料,台灣20~79歲成年人口糖尿病的盛行率自2000年的4.31%,已逐年上升至2008年的6.38%。2015年底國際糖尿病聯盟的統計,台灣的糖尿病盛行率約為8.4%,可見糖尿病的人口逐年增加。糖尿病患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容易產生大小血管的併發症。過去研究發現,糖尿病患透過積極的血糖控制,可以減少發生大小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自我監測改善血糖控制

三軍總醫院新陳代謝科呂介華主治醫師指出,糖尿病患以血糖機進行自我血糖監測是臨床了解血糖控制常用的方法。經常自我血糖監測,配合藥物的使用與調整,可以有效改善血糖控制。但是自我血糖監測的結果往往需要到醫院返診當日才能讓醫療團隊進行檢視,據以討論治療方式的調整,缺乏即時性的缺點而需要更多的時間討論治療策略的改變或衛教之執行。

雲端平台即時進行溝通

拜資訊傳輸科技進步所賜,智慧型手機功能之多樣化讓病人可以透過手機跟醫療團對進行溝通。目前已經有血糖機結合智慧型手機的資訊傳輸系統,可用來即時促進病患與醫療團隊之間進行溝通。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18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馬上就要過年了,除了年夜飯,不少地區還會有吃火鍋的習俗,其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而且,在冬天,火鍋店可謂是遍地開花!對於火鍋這事兒,咱們是咋也吃不夠啊!可是,你覺得這火鍋怎麼吃得才安全呢?有新聞報導,市面上有7成以上的火鍋都或多或少的有添加劑! 香味濃郁,全是「化學鍋」 因為客流量比較大,很多火鍋店根...

閱讀詳情 »

許多朋友常喜歡吃野菜養生。其中過貓等蕨菜,是國人所熟知的,被視為山野菜中,營養價值最高的。網路文章還有人大大鼓吹吃蕨菜好處多。但食品專家再三強調,蕨菜裡面含有一種原蕨苷的物質,吃多了會致癌的。每當菜價飆漲時,野菜就成了民眾蔬菜類來源,其中俗稱過貓的蕨菜更被視山菜之王。沒有農藥,深受登山客或養生民眾...

閱讀詳情 »

寶寶們的健康幾乎是每個家長都萬分關注的事情,平時寶寶打個噴嚏或是便便顏色稍有變化,媽媽都會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看看寶寶是不是生病了。事實上很多疾病都是有預兆的,哪怕是小小的指甲,都會是寶寶健康狀況的晴雨表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下指甲的變化帶來的寶寶健康「預警」! 【長倒刺:營養不均衡,缺乏維生素】 不能用...

閱讀詳情 »

1、開心快樂。研究發現,快樂使人年輕,壓力有害健康。打坐和鍛鍊等活動都能有效解壓。 2、多吃蔬菜。氧化作用會加速人體細胞衰老。蔬菜等富含抗氧化劑的食物可減速衰老進程。 3、避免食糖。即使是少量,食糖可顯著縮短壽命。 4、注意保濕。保濕產品可以保持皮膚柔軟滋潤,更顯年輕。 5、不要抬眉。習慣性抬高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