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整形風潮旺 專家:選擇需經多方評估

整形風潮旺 專家:選擇需經多方評估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陳俐臻報導)現代人重視外表體面,在美感經濟當道的社會風氣下,不管男女老少都想要自己看起來在最佳狀態,尤其面試時,有可能因為外表或多或少被加分,列入評分的潛規則裡,許多醫美、整形診所紛紛成立,想修修臉的民眾到底該如何選擇?又需要注意那些風險?
開業診所整形科醫師蔡豐州表示,整形選擇有科學醫療背景的人員是較有保障的,最好是人員、產品、設備三大主軸都有證照背書,再來可到診所去看成果(如案例照片),牽涉到專業、經驗的呈現,一個好的體系都會要求反射動作,變成醫生在下刀時不用太思考,已經熟練到變成一個穩定的療程。
蔡豐州解釋,民眾對於整形的風險需要和專業人員諮詢,醫生需告知清楚,最差會發生什麼事,例如以混血外表整形來講,最差的狀況為發炎,因為有植入物的問題,發炎最多是取出填充物屬於可逆整形。一個整形合法安全的診所,幾乎可以保證說,移除掉任何人工植入物,幾乎可以回到原來的樣子,停損點設在原本的樣貌上,風險就會比較低,至少保本也比較敢投資的概念,消費者安全感就會升高。
蔡豐州進一步說明,想要整形必須考量自身的狀況,像是近期有生過重大疾病者較不適合,另外,慢性疾病患者需要經由醫師的麻醉風險評估,風險值很高就不建議實施整形手術,如果是局部麻醉或微整形可由醫生評估下進行。民眾對於療程要有多方了解以及充分溝通,才會清楚自己要的跟可接受的風險為何。另外,建議18歲成年後,在生長發育、心理素質都較成熟時,再來考慮整形,臨床上大部分是介於20-35歲年輕族群較為普遍,年長者則是微整形(如打肉毒桿菌、改善眼袋、眼皮鬆弛等)居多。
蔡豐州提醒,術後避免太過勞累,不然消腫期會比較久,加上充足睡眠,飲食不要太過(如太油、鹹、辣、甜等),大部分手術於兩週後就可恢復。醫師認為,不是一定非要整形,不管是內在或外在美,都是朝好的方向改變,不論是個性、能力、學歷、打扮等方面變好,都是替自己加分,而正確的整形,不要太過浮濫(過於頻繁)的整,都是增添自信心,讓自己更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17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放暑假了,孩子必備三寶居然是手機、網路和社群?!兒福聯盟調查發現,近六年來逾8成兒少有專屬手機,近9成玩社群軟體,平均每人有3.8個帳號,讓家長知情者卻不到一半。兒少瘋社群已成趨勢,卻也面臨社群沉迷、隱私曝光、不當內容與網路霸凌等,危機「四」伏的狀況。兒盟政策中心主任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51歲蘇小姐,腹痛斷斷續續超過一週,從左上腹痛移到左下腹部,以為是腸胃問題,至腸胃科檢查卻沒找出原因。後來出現排尿困難、急尿、不停想上廁所,至泌尿科求診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及雙側腎臟都有結石,且有中度腎積水現象。台灣結石發生率約佔人口的5%,男性多於女性,好發於20-50歲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0多歲何先生,除了有高血壓長期藥物控制中,體能狀況都還不錯。一次例行性身體檢查,透過頸動脈超音波發現,其頸動脈有輕度硬化現象;隔一年再追蹤,發現何先生頸動脈血管面積狹窄已超過50%,顯示有中風危險,但何先生卻沒有不舒服的感覺,於是開始接受藥物治療,減少中風的危機。動脈...

閱讀詳情 »

夏天氣溫悶熱,容易有尿道感染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現在有研究發現,尿道感染可能會增加中風的機率,研究發表在《中風期刊》(Stroke)。 調查數據來自紐約地方醫院2006年至2013年間,紐約州住院病人與急診科蒐集並加以分析。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於3種中風類型和各種感染間的關聯,包括皮膚、泌尿道感染、敗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