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 早安健康NEWS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假期即將來到,也許你已經計畫好要跟親朋好友聚餐暢飲。如何避免佳節後的宿醉與頭痛,在此我們提供一些專家的建議。

1. 先攝取高脂食物

首先,避免宿醉最好的方法,還是堅持喝無酒精飲料,像是汽水、可樂等,如果非得要喝,那就請節制一點,或是在喝酒前,先吃點東西,延緩體內吸收酒精的速度,高脂肪的食物尤其容易吸收酒精,進而減少腸胃吸收,因此在喝酒之初,可吃一些油膩的、對酒精有中和作用的食物,據說蔣經國先生在年輕時和下屬聚餐,夫人蔣方良都會偷偷塞些奶油塊給他在喝酒前先吃另外在派對上隨時吃點小零嘴,保持血糖在一定程度,以減緩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2. 避免咖啡因

喝酒速度也要放慢,避免含有咖啡因的飲品,因為咖啡因會增加心跳速率,也容易使身體脫水,這就是為什麼宿醉後總是覺得很渴的原因,因此記得多喝水。

3. 少飲深色酒

少喝顏色較深的酒,因為裡面含有高比例的 congener(同源物),宿醉反應會比較強烈。congener 是酒類發酵過程產生的副產物,不同的酒類原料和釀造方式會產生不同濃度的 congener,酒精濃度 4%的啤酒,只有 0.01%的 congener,葡萄酒裡面的 congener 約 0.04%,而用蒸餾法釀造出來的烈酒有大約 0.1~0.2%。

4. 偶爾使用阿斯匹靈 (如非必要盡量不要)

如果真的不舒服,可以考慮睡前吃一片抗發炎藥,像是阿斯匹靈,能減少宿醉帶來的不舒服,但是不要經常這麼做,長期飲酒和服用抗炎藥可能導致肝臟問題,此外胃不好的人也應謹慎使用。

5. 蜂蜜水、番茄、生薑等食物

若要解除酒後頭痛,可喝蜂蜜水或吃番茄,解除酒後噁心不適症狀,則可食用生薑,這是因為人體胃中有酒精的分解酶,只要能促進胃中酒精分解酶的作用,就能幫助酒精代謝得更快。

另外民間常用的方法是喝各種腌菜湯和酸奶,也可喝薄荷汁、山楂汁或檸檬汁。醉酒時,先喝一杯放有 30~50 滴薄荷汁、2~3 滴氨水或檸檬汁的水,接著洗個熱水澡,再喝一杯自製飲料,一般來說,啤酒喝多了可以喝腌菜湯或薄荷汁;伏特加喝多了可以喝檸檬汁、薄荷汁或紅莓果汁;而葡萄酒喝多了可以喝水果汁和漿果汁

(封面圖片來源:Danny Guy via photopin cc

 延伸閱讀

其他你可能感興趣的健康達人推薦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食藥署查獲14家檳榔攤販售保力達B 維士比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機上飲酒易血栓 長途飛行少喝酒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醫療級洗手法,乾洗濕洗8個步驟讓病菌退散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中年男性喝酒過量將損記憶力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頭痛知多少?15道題目等你來挑戰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正視摻酒果汁對青少年的影響 低酒精飲料標示及販售位置調查
放假喝多怎麼辦?幾招撇步減少你的宿醉頭痛 早安健康NEWS
酒醉不醒 小心引發橫紋肌溶解症
prev next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大家都熟知「甲狀腺」,但卻鮮少人知道甲狀腺亢進會像鬼壓床一樣動彈不得,也不知道甲狀腺癌已經成為台灣民眾20-29歲第一大類別的癌症,女性發病率甚至是男性的三倍。本週TVBS《健康2.0》要告訴你甲狀腺對人體的重要、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甲狀腺出問題,並要教導民眾如何透過自我檢測,即早發現甲狀腺的變化。 ◆...

閱讀詳情 »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 編譯 一份新的報告提出警告 : 全球每年因懷孕期間及嬰幼兒時期缺乏微量元素 “碘”而造成永久的腦損傷風險的嬰兒將近1,900萬名,而這樣的損害其實是可事先預防的。 在懷孕期間碘攝入不足會對胎兒神經和心理發育產生不利影響,孩子智商將因此而降低8到10分。更廣泛地說,碘缺乏會減...

閱讀詳情 »

毒品對健康危害甚深,一旦不慎沾染毒品,就要面對往後無數個辛苦戒毒的日子。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表示,毒品並無毒性輕重之分,只要一旦染毒就會嚴重傷害使用者的身心健康,呼籲民眾切莫踏出錯誤的第一步,以免後悔終身。  行動一:珍愛生命瞭解每個生命的珍貴與獨一無二,除了潔身自愛不碰除毒品外,也要...

閱讀詳情 »

氣溫轉暖,蚊蟲也紛紛出籠,該如何才能改善蚊蟲叮咬問題?許多人都會習慣使用蚊香,但在使用上又該注意哪些重點呢?新光醫院家醫科胡念之醫師表示,傳統蚊香最大的問題在於燃燒時會產生許多煙霧,這些煙霧中可能含有甲醛、乙醛、苯等化學物質,長時間接觸恐有致癌疑慮!提醒民眾使用時一定要注意保持空氣流通,或改用物理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