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擊球更遠系列- 釋放頸椎的限制 更容易轉身 擊的更遠!

失去許久的身體轉動 只需簡單的觀念與調整就能多打30碼!



身體轉動越多,越能獲得更大的揮桿幅度與加速距離。然而身體轉動需要身體各部位的配合,就轉動的幅度而言,球友們經常會因為為了「盯球」而忘記轉動,減少頸椎的轉動角度,這也常是限制擊球距離的關鍵!

高爾夫球的揮桿動作有個基本的觀念,便是「個人化」。每個人的柔軟度狀況不同,其揮桿動作也跟著因人而異。就「眼睛盯球」而言,頸椎活動度較弱的球友,可能就無法完整轉動身體(請參考影片清楚說明),也因此開球距離將逐漸隨著下滑!

毫無疑問的,「眼睛盯球」可以讓手眼更協調的扎實擊球,但如果為了盯球而不敢轉動你的身體,則會限制了頸椎活動度,這將使你「自廢武功」(少打30碼以上!!)

所以本次主題便是:如何在上桿的動作中「釋放頸椎的限制」。首先,我們需要先知己知彼,了解自己的柔軟度狀況(如下圖左),透過雙手交叉持球桿於胸前,雙眼盯球轉肩,來檢視自己是否可以讓肩膀完整轉動,此時球桿會指向球;如果無法「順利」達成,感覺到有點吃力,可以做接下來的動作,讓頭稍加轉動來達到釋放頸椎的限制,如下圖右。
擊球更遠系列- 釋放頸椎的限制 更容易轉身 擊的更遠
透過這個動作修正,這時肩膀已經可完整轉動,球桿指向球或更多。或許球友們會擔心這麼一來就無法看到球了,不過事實上,還是可以看到球,且同時軸心也沒有改變!所以,別因為雙眼盯球而失去擊球樂趣了!透過這個小小的微調與觀念的修正,距離就能大大提升。

最後把這樣的動作使用在開球木桿上將使你:
1. 身體轉動得更完整,擊球距離提升!
2. 上桿動作更輕鬆與協調,增加揮桿流暢度
3. 因為身體開始轉動,所以軸心將會更明確且穩定 駐站教練擊球更遠系列- 釋放頸椎的限制 更容易轉身 擊的更遠彭怡千(Terry)
‧國立成功大學運動生物力學碩士
‧運動生物力學、高爾夫動作分析、高爾夫體能訓練
‧中華民國高爾夫協會認證B級教練
‧揚昇高爾夫球場培訓隊教練
‧體委會高爾夫項目優秀與潛力選手訓練計畫教練
‧高爾夫協會潛力選手暑期培訓教練
‧呂西鈞高爾夫球推廣中心動作分析師
‧國防醫學院、國立東華大學兼任講師
教學內容以運動生物力學做為教學的基礎理論,並配合揮桿技術分析動作,建立揮桿動作以符合個人身體肌肉力量與柔軟度為依據,建立符合個人身體條件的揮桿動作,調整揮桿動作時強調科學化與物理原則,重視合理且易執行的揮桿動作。
‧彭怡千教練 臉書
‧教學連絡電話:0919-912315



▲欣高球感謝您按讚!




相關推薦

疫情仍未完全結束,外出還是需要長時間配戴口罩,但一直口罩不離臉,加上氣溫不斷增高,口罩所帶來的悶熱卻造成皮膚許多問題,不僅臉部不舒服,同時也對外觀造成影響,讓愛美的女性感到巨大的危機!靚優健康醫學美容診所院長鄭嘉琪醫師表示口罩主要會悶出三大類皮膚問題,平時做好預防與照護就不用太過擔心,若已經產生嚴重...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李映萱 李文成 王聿瀠/台北報導 市場群聚讓防疫警鈴大響,指揮中心今(4)日指出,已針對北農市場及環南市場案例匡列、確實隔離,現在市場周邊篩檢,陽性率沒暴增,研判整個在可以控制範圍。指揮官陳時中也說,雖然目前沒有失控,但還是有潛伏期,匡列範圍是不是夠大,但還是有加強必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萱 / 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3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7例本土及2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7例本土病例(其中1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12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台北報導 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3)日公布國內新增80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76例本土及4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新增10例死亡。 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76例本土病例(其中14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為 31例男性、45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7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