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搓破它!別再受騙了!關於健康飲食的19個經典謊言(請分享)

搓破它!別再受騙了!關於健康飲食的19個經典謊言(請分享)

1、新鮮蔬菜比冷藏蔬菜更健康
剛從地裡出來的新鮮蔬菜肯定營養更豐富,但因為我們吃到的蔬菜大都是儲存了幾天之久的了,相反,超低溫快速冷凍的蔬菜反而能保持更多的維生素。
2、喝礦泉水絕對可以放心
礦泉水也會受到土地中有害物質(如汞和鎘)的污染以及細菌的污染。荷蘭科學家發現其中蘊含的致病微生物要比想像中的多得多。
3、喝咖啡有損人體健康
喝咖啡只要不過度、不上癮,並加入牛奶再喝,並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損害。
4、褐色麵包就是全麥麵包
褐色麵包可能是烘製麵包時添加的食用色素。因此褐色麵包並不等於全麥麵包。
5、黃油麵包片比炸薯條更健康
抹上黃油的麵包片和炸薯條相比,兩者的油脂含量區別極小而且相對來說,炸薯條所含的維生素C更豐富,所以黃油麵包不並不比炸薯條更健康。
6、早餐吃什錦麥片比麵包片更加耐餓
什錦麥片實際上和塗果醬的麵包片相比,所含的卡路里相差不多。但食用什錦麥片的人,其血糖含量通常較低,而且糖含量越高的麥片就越不容易讓人感到飢餓。所以,實際上吃果醬麵包片更耐餓。
7、葡萄糖能使人保持極佳的狀態
葡萄糖快速提供的能量會很快地被消耗掉,人甚至會感覺到比以前更飢餓。
8、未噴農藥的水果不用洗
即使綠色水果,吃之前也要用水仔細地清洗乾淨。水果果皮上(如草莓、蘋果的蟲卵是看不見的。
9、甜味劑有助於減肥
研究表明,所有甜味劑(尤指塘精)均會加速胰島素的分泌,其結果是讓你對糖更依賴。
10、沙拉對人體健康極為有益
實際上人體從沙拉中所攝取的養分是很低的,尤其女性不適合多吃沙拉。因為通常女性的體質都偏冷,吃太多沙拉容易會使經期不順,皮膚沒有光澤,甚至產生皺紋。
11、晚上吃東西會毀了好身材
事實上,只有當你晚上吃得過多過飽時才會發胖。但是不要養成進食太晚,或是有吃夜宵的習慣。
12、黃油比人造黃油卡路里高
黃油和人造黃油的卡路里含量是相同的。
13、深色雞蛋比淺色淺色雞蛋營養價值高
雞蛋殼的顏色只與母雞的品種有關。雞蛋營養價值的高低完全取決於母雞的健康狀況以及每日所餵食飼料的質量。
14、熱帶水果中的酶有助於瘦身
事實上,熱帶水果所含的酶,具有支持蛋白質消化的功能,使食物更好地為人體吸收,但身體的脂肪卻不會被燃燒掉。
15、 蜂蜜的熱量低,有助於減肥
事實上,蜂蜜與糖的熱量相差不多,不過,在鉀、鋅和銅的含量方面,蜂蜜的營養價值比糖高。
16、吃馬零蜀容易發胖
用它來代替主食不但不容易發胖,還有減肥的效果呢!只是不要吃炸薯條、炸薯片。
17、紅糖比白糖更有益
其實紅糖所含的糖分、熱量幾乎和白糖一樣。
18、蔬菜生吃更健康
不少蔬菜生吃確實更健康,但生吃並不適合所有的蔬菜,如:土豆、豆角和茄子;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但人體只有在吃胡蘿蔔的同時攝入脂肪,才能從中獲取足夠的維生素A。
19、喝酒可以暖身
這僅是一種錯覺,因為皮膚下的微細血管因飲酒而迅速擴張,血液由​​於表面擴大而較快地降溫,體溫也因而下降了。

搓破它!別再受騙了!關於健康飲食的19個經典謊言(請分享)

相關文章閱讀:

驚!喜歡喝三合一咖啡的人,

你知道你其實每天都在「服毒」嗎?(請分享)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562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久站雙腳痠麻是身體常出現的症狀,讓許多人不以為意,但若狀況持續還出現跌倒的情形,可就要小心了!一名女子2年前出現腳麻的症狀,剛結束產假的她,還以為是因為月子沒坐好才這樣,沒想到最後出現了走路動不動就跌倒的情形,她才赴大醫院檢查。原來她是因為罹患「巨大脊髓瘤」,才導致出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水痘好發於冬季及早春,加上近日氣溫下降,水痘疫情逐漸上升,進入流行季節。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上週(11月12日至18日)間光是因為水痘到醫院報到的人數就多達833人次,不僅高於去年同期,也創下今年單週就診人次最高的紀錄。由於水痘傳染性高,疾管署近日也頻繁接到校園通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肝癌就像是無聲的殺手,悄悄奪走國人的性命,根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國內每10萬人就有74.3人罹患肝癌,每年約有3700人因肝癌而死亡;因此,了解肝癌的危險因子、早期診斷和追蹤就更為重要。依照腫瘤位置+病患狀態 選定治療方針臺大醫院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執行長黃凱文說明,肝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LDCT篩檢,可及早發現肺癌!國內針對近萬名非吸菸民眾,進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結果發現,確診罹患肺癌者高達9成以上為第一期。醫師強調,LDCT可有效發現早期肺癌,而國內半數肺癌病患沒有抽菸史,呼籲政府研擬國人肺癌篩檢策略。衛福部委託台灣肺癌學會、台灣胸腔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