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揭開「洗牙」的驚天騙局!醫生沒講的內幕..以前都洗錯了..!

揭開「洗牙」的驚天騙局!醫生沒講的內幕..以前都洗錯了..!

(翻攝自網路)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牙齒健康。尤其在發達國家中,洗牙已經成為一種普及的常規口腔保健方式,人們一般都會在半年或者一年時間內洗牙一次。我們都知道,洗牙能夠幫助人們清潔牙齒上附著的菌斑、結石及沉積在牙齒表面的色素,這對預防牙周病和預防齲齒有很大好處。但是,人們同樣也會擔心,這樣的器具對人們的牙齒會不會有所損害,那麼洗牙究竟會不會損傷牙齒呢?

揭開「洗牙」的驚天騙局!醫生沒講的內幕..以前都洗錯了..!

洗牙是傷牙還是護牙?你真的知道麼?

1、為什麼要洗牙?

牙齦與牙根麵之間不是緊密附著,而是存在一條0.5—2㎜的淺溝,稱齦溝。齦溝內易積存食物碎屑,附著菌斑,而且齦溝是難以徹底清潔的區域,同時,牙齒在清刷後,半小時內即會有新的菌斑形成,久而久之即成為牙結石(就和燒水壺裡堆積的軟垢一樣),這些細菌會引起牙齦炎、牙周炎、出血、口臭,最終引起牙齒鬆動,甚至脫落。

而洗牙,是藉由各種器械來去除這些附著於齒頸與牙齦溝之間的牙結石及牙菌斑,可以減輕牙齦炎、牙周炎的炎症狀況。

2、洗牙有什麼好處?

①預防牙齦方面的疾病,有助於較早地發現牙科問題;

②潔治是進一步的牙周治療或牙周手術的基礎;

③是口腔其他治療的基礎,比如修復缺失牙、正畸治療、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等。

④洗牙後需進行牙面拋光,使牙面變得更光滑,從而減緩菌斑的附著。

3、為什麼洗牙後反而會產生異樣感?

①洗牙後,牙縫變寬了

牙石的堆積、牙齦的炎症會導致牙齦的局部腫脹填塞牙縫,而洗牙後去除了牙石,牙齦腫脹逐漸消退,所以牙縫就變得明顯了,其實這是牙齒的真實面目,絕非洗牙所造成的。

②洗牙會導致牙齒敏感

其實牙石好像大棉襖,一旦脫去,牙齒暴露在“久違”的環境裡,就會產生種種異樣的感覺。如果是健康的牙齒,一段時間以後,異樣感會消失。

③洗牙時很疼,會流血

洗牙的過程通常會有點酸痛,如果牙齦炎症比較嚴重,洗牙時會出血,出血是炎症程度的反映,只有認真刷牙、洗牙才能消除炎症,炎症控製或消除後出血會減輕或消失。

4、洗牙對牙齒有什麼危害嗎?

客觀的說應該是有的,洗牙會對牙齒造成電鏡下可看到的細小的划痕,但這很輕微,對於牙結石導致的對人體的危害來說,這微不足道。而且,專業的手法和適當的震動頻率會把這種危害降到最低。

5、洗牙的正確流程

①消毒:使用消毒液漱口。這個過程能夠有效地降低唾液中細菌的含量,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污染。

②潔治:醫生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通過手工或超聲的方式進行潔治。

③噴砂:通過特製的鹽加上高壓水為牙齒做進一步的清洗,清除色素的效果更為明顯。

④拋光:通過拋光可以使牙齒更光亮,牙面更光滑,從而減緩菌斑及色素的附著和牙石的生成。

6、多久洗一次牙?

牙醫會結合每位患者的不同情況,制定出相應的複診計劃。有些患者牙周比較差,可能兩三個月就得來醫院複查,而有些患者口腔衛生保持的比較好,可能兩三年洗一次牙也可以。總之,一般人半年到一年洗一次牙是比較合適的。

結語:洗牙會在牙齒表面留下只有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的微小划痕,但牙齒組織不會受到損傷。洗牙之後一般都要進行拋光處理,可以彌補這些細微的粗糙面,還減少後期的色素沉著或沉積牙石的機率。

 

VIA-今日頭條

相關推薦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自殺防治法》又有新措施!繼去年6月公布法令之後,衛福部最新又推出施行細則草案,明訂傳播媒體不得將自殺新聞刊登於頭版、網路平台首頁或者過度的重複報導,否則最高得面臨百萬元重罰。 防杜模仿效應,國內首部規範媒體的《自殺防治法》不但要求...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昨首度示警,中國武漢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情可能有限度的人傳人,加上中國官方證實武漢發生夫妻的家庭群聚感染,讓外界對武漢肺炎會不會擴大蔓延越來越恐懼。國內防疫動作也不敢落後,疾管署今(15)日宣布...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免疫力低下族群千萬別貪杯!門診就收治一名熟男,每次喝酒總要喝到爛醉如泥才肯罷休,最近是年終尾牙旺季,更是幾乎天天喝到被人架回家,直到有天老婆幫他更換衣物時,發現他全身發燙,下體還飄出噁爛的惡臭味,這才發現男子陰囊腫大如「哈蜜瓜」大小...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蜜月夜夜太熱情,竟「壓」得新郎不舉!原來一名新婚男子日前帶著老婆度蜜月,整整8天7夜的行程,自認強壯的他,幾乎每個晚上都讓老婆把頭枕在他手臂上,聞著髮香入睡,沒想到最後一天整個右手臂竟酸麻脹痛到舉不起來,就醫才知道是「橈神經壓迫損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