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把握5招吃粽不吃「重」

把握5招吃粽不吃「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將至,市售粽子種類琳瑯滿目,但粽子常有高熱量油脂、低纖維等問題,且若沒有與正餐替換,端午期間連續吃下來,當心體重將大幅增加。 

每天多吃2顆粽 1周恐增1公斤

而且過量食用高鈉、高油、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粽子,更會造成身體額外的負擔。因此,奇美醫院營養科邱郁雯營養師,提醒民眾運用替代正餐、注意油脂攝取等方式,讓健康少負擔,亦可歡度佳節,他也提供吃粽的健康5撇步:

1)以粽子代替正餐,勿暴食/市售鹹粽熱量高達約500大卡,若每天多吃2顆粽子而未取代正餐,連續1周體重將增加1公斤;若有血糖問題,也應注意份量控制。

2)注意精緻糖攝取/額外沾精緻糖漿的鹼粽、豆沙粽等含糖量高的粽子,外觀較小,但附加的糖粉和熱量也不可小覷,熱量達300至400大卡,需酌量攝取;糖尿病病人須特別注意,應避免或酌量食用。

3)注意油脂攝取/儘量減少高油脂的肥肉、豬皮、鹹蛋黃等,其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尤其心血管疾病病人應特別注意。可用低脂肉類,如:豬後腿、豬里肌肉、雞胸肉取代。

4)避免重口味、太鹹的食材/粽子食材本身即有鹹度,建議減少額外沾醬,亦可使用新鮮食物的原味,如紅蔥、蒜、香菇等來提味。粽子裡的食材,減少火腿、醃製菜脯等加工食品。以避免鹽分攝取過量,造成血壓變化

5)增加纖維質攝取/可添加穀類、雜糧,如糙米、五穀米、薏仁、燕麥、紅豆等代替部分糯米,增加纖維量。進食粽子時,同時搭配一碟燙青菜食用或餡料中添加蔬菜,可增加纖維質攝取,蒟蒻等低熱量食材亦可增加飽足感。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23歲藍姓青年,2年前發生意外車禍,當時送醫後並無大礙,2個月開始左下肢出現抽痛及麻、熱感,甚至身體逐漸往右傾斜,父母陪同檢查,醫生都說是青少年常見的脊椎側彎,2年後身體嚴重變形,診斷出腰椎椎間盤突出,住院後將4、5節突出的椎間盤部分切除,坐骨神經得到減壓後,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30多歲的洪媽媽,專職家庭主婦,左手肘疼痛已經3個月,在提重物、抱小孩與長時間使用手機時會有疼痛的感覺,曾接受過類固醇注射的治療,剛開始有明顯改善,但1個月後又復發了,她讓左手休息2個月,疼痛還是沒有改善,手肘外側有壓痛點,手腕用力時會引起手肘疼痛,是典型的肱骨外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美秀是一位單親媽媽,某天洗澡時突然摸到自己左側乳頭上方,出現不規則硬塊,大小約2.5至3公分,沒有不舒服感,所以未立即就醫,過了2、3個月至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確診乳癌2B期又屬HER2陽性患者,比一般乳癌病患的復發及惡化機率更高,因此決定切除全左乳,康復後維持定時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名25歲的張姓男子,1年多來反覆肚子痛四處就醫檢查,卻遲遲找不出原因,這次因肚子痛掛急診,經腹腔鏡檢查發現小腸淋巴腫大、末梢迴腸發炎情形進行開刀,這名患者肚臍周邊悶痛,發炎指數高達7.4mg/dl、白血球也來到1萬4千mg/dl,禁食3天使用抗生素,腹部壓痛仍未改...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