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手腳冷冰冰?就喝「枸杞桂圓紅棗茶」|台灣好食材

才剛入冬,許多人就感覺「腳手冷吱吱」,台北慈濟醫院中醫師楊淑君建議,平時可以泡杯「枸杞桂圓紅棗茶」飲用,既暖身又養生,搭配簡單的穴位按摩,寒風颼颼也能很健康。
手腳冷冰冰?就喝「枸杞桂圓紅棗茶」|台灣好食材
‧冬令進補,補之有道
天氣轉涼,許多人迫不及待大啖薑母鴨、羊肉爐「補冬」,楊淑君醫師指出,中醫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理論,說明冬令進補是調養身體應付寒冬與儲備能量的好時機,但每個人體質不同,一旦補錯了或補過頭,恐會出現痔瘡、流鼻血、頭痛等上火反應,尤其糖尿病、高血壓、痛風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應小心,最好先諮詢中醫師、選擇適合自身體質的藥膳,才能補之有道

‧枸杞桂圓紅棗茶暖身
楊醫師表示,冬季期間,門診常見手腳冰冷的病患,體質通常屬「血虛」或「氣虛」,兩者癥候雖有不同,前者容易疲累、感冒、循環功能不良,後者臉色蒼白、蠟黃,女性月經偏暗或淡,但臨床上,這兩種辨證經常合併出現, 藥材應用也常互相配合,相輔相成。

她說,冬季容易手腳冰冷的人平時可以泡杯「枸杞桂圓紅棗茶」當茶飲,將枸杞、紅棗各1錢、桂圓1.5錢倒入400㏄熱水即可,枸杞有溫暖身體、消除疲勞、預防動脈硬化及防止老化等特性;桂圓性溫味甘,有補心脾、益氣血的功效;紅棗可補中益氣、養血生津,但有感冒症狀、喉嚨發炎、口乾舌燥火氣大的人則應避免。

‧藥膳湯底取代高湯
此外,烹調時,可以藥膳湯底取代高湯,將川芎、炒白朮、桂枝、紅棗、炙甘草各1錢;當歸、熟地、白芍、黨參1~2錢;茯苓、黃耆、枸杞子2~3錢,大火煮滾轉小火熬煮40分鐘,過濾後即為湯底,感冒、發燒、孕婦忌用,高血壓、心臟病、痛風、心血管疾病或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應諮詢中醫師再使用。

楊醫師表示,上述茶飲、藥膳適合體質偏寒者,有些人即使手腳冰冷,但冬天還是感到口乾舌燥,容易便秘、長痘痘,應屬燥熱體質,只適合涼補或平補,最好少吃薑母鴨、羊肉爐等藥膳,否則容易上火。

‧早睡晚起,保養人體陽氣
楊醫師說,冬季腎氣旺盛,熬夜易傷腎氣,最好「早睡晚起」,早睡可保養人體陽氣,日出後起床可避開清晨低溫,年長體弱者避免在寒流時外出運動,以免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平時可按摩腳底「湧泉穴」、肚臍下方的「氣海穴」及「關元穴」,有助於促進氣血循環、增強免疫力。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4)日上午行政院國民黨團杯葛下,行政院長蘇貞昌針對國籍航空「3+11」政策提出補充報告,對因疫情死亡國人正式致歉,但強調沒有證據顯示「3+11」是本土疫情破口,下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指揮官陳時中口徑一致,特別說經由多次調查,本土疫情與「3+11」沒有關...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9月22日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外說明,第1劑疫苗涵蓋率,預計10月初就能到60%,10月底有望突破70%,今(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當疫苗首劑疫苗接種率60%以上,防疫措施就有機會陸陸續續開放。 陳時中說明,民眾生活逐漸開放,有個標準依據會比較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造成失智症最主要的三種神經退化性疾病,包含阿茲海默氏症、巴金森氏症與路易氏體失智症,失去自己,也失去了與世界的連結,衝擊個人活著價值,是非常嚴重的疾病。阿茲海默氏症  兩特徵診斷1888年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醫師收治一位大約50歲的女士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