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房事前後這麼清洗私處才健康!洗完真的不太一樣!

房事前後這麼清洗私處才健康!洗完真的不太一樣!

                               via kaigaikekkonn2.info

人的私處健康,是性愛的基本保證,也是完美性愛的基礎。對於天生褶皺較多,容易藏污納垢的女性私處來說,在性愛前後,以及平時的日常生活中,都要注意清洗,保持其衛生,才能保證其健康。那麼在性愛前後,女人的私密處該如何清洗呢?

 

私處日常該如何清洗

1.備好自己的專用清洗盆和專用清洗用具、毛巾。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淨,毛巾使用後要曬乾或在通風處晾乾,最好在太陽下曝曬,有利於殺菌消毒。因毛巾日久不見陽光,容易滋生細菌和真菌。

 

2.用溫水清洗外陰部,必須用肥皂時,選用刺激性較小的嬰兒浴皂,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3.大便後用手紙由前向後揩拭乾淨,並最好養成用溫水清洗或沖洗肛門的習慣。若不揩淨,肛門口留有糞漬,污染了內褲,糞漬內含有的腸道細菌會趁機拐入陰道,引起炎症。

 

4.例假期間,要用溫水勤洗外陰,勤換衛生巾,以免血漬成為細菌的培養基

 

5.清洗時不要使用鹼性大的肥皂或高錳酸鉀等化學物質以免改變陰道正常的酸性環境。

 

性愛前怎麼清洗才科學

在性愛之前,其實不光是女性要清洗,男性也是要清洗的。每對夫妻都應該堅持“性生活前小洗,性生活後大洗”。也就是說,性生活前徹底清洗生殖器,性生活後再清洗全身。男性包皮中皮脂腺分泌

 

房事前後這麼清洗私處才健康!洗完真的不太一樣!


比較旺盛,特別是性生活後分泌會更強,如果不徹底清洗,或清洗時沒有將包皮上翻,就會使分泌物大量積存在包皮下,形成豆腐渣樣的包皮垢。而女性私處褶皺較多,容易藏污納垢,加上既潮濕又不透氣,會給細菌的生存繁殖提供有利環境。“小洗”可以將生殖器周圍的細菌帶走。

 

性愛後怎麼清洗才健康

性愛之後可以大洗,不僅要洗外陰,最好還能好好洗個澡。如果能在性生活後好好清洗一遍,可以保證幹乾淨淨地睡覺,有助睡眠。但需要提醒的是,在性生活後最好能稍事休息,然後再洗澡,而且不要用冷水沖洗。

 

性愛後要上廁所。女性在性愛之後,最好能即使上廁所,這樣能保證沖走一些細菌。性生活後上廁所,是減少細菌感染的第一步。女性陰道中可能藏匿著一些細菌,也許會在性生活中轉移到男性身上,甚至附著在男性生殖器表面及生殖道內口。而男性陰莖包皮里殘留的病原體,也可能在性生活中跑到女性的尿道內。所以,及時上廁所,等於是給生殖系統作一次沖洗,將一些病菌沖走。如果沒有養成這個習慣,那很可能會患病。比如,很多新婚期男性容易患急性前列腺炎,主要原因就是新婚期間性生活不規律或過度頻繁,身體抵抗力下降,加之不注意生殖器衛生,使細菌上行感染而造成的。

 

---

via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xMTA4ODU3NA%3D%3D&mid=403466984&idx=2&sn=32cba59e8c3025edca3d5184fb9728a6&scene=1&srcid=0411g9OOTsFtoU2z4QrYwhqa&pass_ticket=xU2v5yq9cnzD2eI%2FRw8QHIQkF%2BjwBWxiky%2BajbhZ%2BucMw0GZsETsRU0dDwMOWhtG#rd

 

相關推薦

▲陽明大學團隊成功以奈米鑽石作為載體,遞送基因剪輯組件修正突變基因。(照/陽明大學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先天性視網膜裂損症(XLRS)是一種嚴重的視網膜退化遺傳疾病,大部分都發生在10歲左右男童,罹病會造成視網膜剝離,導致視力永久喪失。陽明大學今(28)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成功以「...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防疫做得好,津貼卻領得更少?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台大醫院企業工會代表今(28)日赴指揮中心所在的疾管署前陳情,抱怨醫師每人1萬及護理師每班1萬的防疫津貼,到了醫院卻變成多名醫護共同照顧才能共分1萬,比SARS期間更少。衛福部則回應...

閱讀詳情 »

過敏性中耳炎不治療 恐引起傳導性聽障和耳鳴 耳鳴介紹:    根據美國統計資料指出耳鳴影響約15%的人口,且與焦慮、噪音等因素有關。它不被定義為疾病,它其實是大腦聽覺系統產生的一種症狀。許多疾(包括老化)都有可能造成這種症狀。凡是沒有「音源」而耳朵卻「聽」到了聲音,就是我們所稱的...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大部分民眾都知道要減少外出、尤其要避免出入醫院,以減少感染風險。然而,嬰幼兒幾乎每個月都有常規疫苗要接種,該如何處理才好?晚點再打疫苗可行嗎?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大部分的疫苗超過接種時程仍可補打,但疫苗接種關乎提升寶寶對抗病菌的能力,因此仍建議家長讓寶寶按時接種疫苗較...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