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今周刊

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今周刊

撰文/鄭淳予

「當你走到病患的家裡,就會發現一切都跟你想得不一樣。病人為什麼吃藥吃不好?可能因為他沒吃。有吃為什麼沒有好?可能又有其他條件沒有配合。只要你到他家裡看了就知道!」台大醫院金山分院護理長劉旭華感觸良多的說。

死亡的另一種存在方式,是為了讓活著的人更好

一位阿嬤進入了末期照護,但護理師卻發覺阿嬤一直有心事,幾次深談後,才拼湊出這樣的往事:阿嬤的先生入贅,兩人生了幾個孩子,但一直沒有完成結婚儀式和登記手續,後來先生離開她,在外面與別人另組家庭,也生了孩子。先生音訊全無,阿嬤心中一直懷著懸念。

醫護團隊深入了解,原來連阿嬤的孩子們也一直不敢碰觸母親這樁心事。在醫護的鼓勵下,他們打聽到父親的下落,才知道爸爸早已過世。天人兩隔,眼看阿嬤就要抱著遺憾辭世。

堅叔想了個辦法,就是請他們同父異母、另一宗的大兒子做代表,來探望阿嬤,告訴她:「昨天晚上爸爸托夢,要我一定要來看你,爸爸是愛妳的!」結果,阿嬤當天上午八點聽完這個善意的謊言,下午三點就面帶微笑、在家人的陪伴之下離開了。

生死兩茫茫,有時候,心懷懸念的,是走不出離別傷痛的家屬。

失智的阿桃阿嬤長期臥床,四年來,每天都「等」在家中,等著孫女妹仔利用中午休息空檔,回家幫阿嬤灌牛奶、換藥。與阿嬤兩心相繫的妹仔,剛開始還對醫護團隊懷有戒心,深怕他們「沒把阿嬤顧好」。直到看到社工師、營養師不辭勞苦、不斷上門的誠意,她才同意讓醫護團隊一起照顧阿嬤。

五個月後,阿桃阿嬤溘然長逝。在莊嚴的告別式之後,社工師探訪家屬。妹仔的叔叔說,妹仔還是每天中午趕回家,呆坐在阿嬤的空床上。

「我們知道阿桃阿嬤要結案了,但是妹仔的悲傷輔導,才剛要開始……。」沒有悲傷輔導經驗的旭華,原本打算轉介給心理輔導單位另外成案,但堅叔連忙制止:「既然我們要走完『全程』,活著的人也要繼續照顧,如果轉介給其他不認識的人,妹仔會恨妳一輩子的。」於是旭華跟著社工師繼續關心妹仔,有時在中午打電話給她,有時相約拜訪。

兩個月後,妹仔突然帶著蛋糕到醫院,親自感謝院長與團隊,還帶著阿嬤的氣墊床,因為「阿嬤已經不需要了,可以捐給更需要的人……。」旭華當場熱淚盈眶:「看到妹仔釋然的神情讓我知道,堅叔帶我們走的路,是對的。」

我在金山和你說再見│今周刊

道愛、道歉、道謝、道別
臨終前完成待辦事項,來得及說再見

金山分院決定走入社區後,院內成立一個掌理全區照護個案的重要平台,就是居家服務辦公室,走出醫院,反而看見醫療的新契機。多聊兩句,發現一項老人家的興趣,向來愁眉不展的老太太被逗得一邊唱歌一邊做復健;多認識一位家屬,體會臥病者的心願,趁著阿伯換管的空檔,拍下沒有鼻胃管的全家福;走入病人的家,才知道醫療還可以這麼細膩。

所有的照顧過程,更在院長黃勝堅的要求下,以拍微電影的精神,影音全記錄,因為他們在做的事,從來沒有人做過。「當初我要來,謝博生教授(台大醫院前院長)就告訴我,三年以後,我必須拿出一支紀錄片,告訴人家這到底是成功還是失敗。」

這些影片中,不乏往生過程的紀錄,但幾乎看不到呼天搶地的場面。因為只要被認定為生命末期的病患,醫護團隊就開始啟動生命末期照顧模式。「所謂的生命末期,就是患者的生理狀況已經不可逆,且一年之內在預期中死亡,不會讓你感到訝異。」黃勝堅如是說。

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及善終,號稱「五福臨門」,五福中,黃勝堅對於「善終」更是注重。進而推動「活得快樂、病得健康、死得尊嚴」的理念。曾做過五千多次死亡決策的他發現,當生命走到最後一段路,最重要就是要能心無罣礙。「這叫做四道人生─道愛、道歉、道謝、道別。」

《今周刊》精彩全文推薦
做好8件事,鼻過敏不發作
人力問「What」、人才會問「Why」

【原文刊載於《今周刊》888期,更多精采內容請上《今周刊》官方網站;《今周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編譯/陝紅宇 任何擁有智能手機的孩子每天都可以訪問成千上萬的社交媒體影響者,他們不斷發佈所做的事情和喜歡的產品,這是數字時代的一種強大的溝通和廣告形式,但父母們可能不知道它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 Coates是利物浦大學食慾與肥胖研究小組的博士生,她決定研究:這些消息是否會影響兒童...

閱讀詳情 »

氣溫逐漸轉暖,溫暖、潮濕的天氣又讓香港腳一再復發嗎?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表示,台灣氣候高溫、多雨,正適合黴菌滋生,也讓許多香港腳(足癬)患者病況反覆發作。柳醫師提醒,想要預防香港腳,最重要就是要保持足部的乾燥、透氣,包括洗完澡要徹底擦乾腳底與腳趾間隙,外出盡量穿著透氣的鞋款,並穿棉襪吸汗;若有香...

閱讀詳情 »

你可能聽說過「眼睛是靈魂之窗」這句話,但你知道「耳朵是心臟之窗」嗎?心臟有沒有生病,其實從耳朵的狀態可以看出端倪。大多數人的耳垂都是平滑無痕,但像美國前總統小布希、導演史蒂芬史匹柏,他們的耳朵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耳垂上有俗稱「冠心溝」的橫紋。有研究指出,如果耳垂出現對角線摺痕,表示未來罹患心肌梗塞的...

閱讀詳情 »

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口腔中超過20顆牙的比例不到六成,80歲全口無牙比例達12%以上。但掉牙已經不是老人的專利,現在25到39歲的年輕世代竟有高達4成5的人出現缺牙情況。可別以為掉牙頂多就難看了點,掉牙如果沒有妥善處理,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嚴重將導致整口牙齒都爛光!因此,如何保健牙齒已成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