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埃塞俄比亞的牧羊人發現咖啡豆開始,人們對咖啡的研究就沒有停止過。一開始在死刑犯身上做實驗,觀察它是否有害,到今天越來越多的研究結果證明,咖啡對健康頗有益處。這對於喜愛咖啡的人來說是很好的消息——既能享受美味,又能獲得健康。
降低帕金森風險
2008年6月25日的《農業與食品化學》上刊登過一個有趣的研究——嗅聞咖啡的芳香可以使大鼠的腦細胞變得活躍。有人開玩笑說,這樣一來大家都不用花錢買咖啡喝,只要在咖啡店的櫃檯前站一會就行了。
且不論咖啡的芳香有多大作用,飲用咖啡的確對大腦有積極作用。有關咖啡降低帕金森風險的觀點在許多國家都得到了驗證。一項出自亞洲的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帕金森患者的飲食習慣,那些沒有得帕金森的人一般每天喝3~4杯咖啡。這一結論在美國也得到了評估,通過對近50萬人的調查,發現咖啡攝入量與患帕金森的風險成反比。
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
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鑑》上的一篇文章稱,多喝咖啡的人,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
來自哈佛大學與布里格姆女性醫院的一支研究小組,曾對126 000人進行長達12年的研究。每隔幾年,參與調查的人員都會填寫一份詳細的問卷,包括他們飲用咖啡的習慣。這些科學家斷定,對於男性,每天喝6杯咖啡與不喝任何咖啡相比,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下降一半。對女性而言,這一風險會降低30%。
提供膳食纖維
科學家已經證實,咖啡豆裡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如今,新的研究證實,煮好的咖啡裡也含有膳食纖維,無論是以蒸汽、蒸餾還是凍乾的方式。
發表在《農業與食品化學》上的文章稱,三種方法煮出來的咖啡,每100毫升中都含有0.47~0.74克膳食纖維,其中凍乾咖啡含量最高。在美國,82%的成年人每天喝3.2杯咖啡(一杯相當於中盃星巴克咖啡),其中就含有5克左右的膳食纖維。當然,攝取膳食纖維的途徑有很多,儘管這對咖啡愛好者來說是一大支持因素,但是如果想通過喝咖啡來攝取纖維素,就本末倒置了。
有益心臟健康
一杯優質的咖啡可以給你一天好精神。但是對於心髒病患者來說,咖啡位列他們忌口名單上。
但是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適量的咖啡可以降低心力衰竭的風險。這一發現刊登在《流通》雜誌 上。研究人員對超過140 000名成年人先後進行了5次調查,記錄他們的咖啡攝入情況。一天喝450毫升咖啡的人,患心力衰竭的風險降低了11%。
但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隨心所欲地買大杯咖啡來喝,當人們一天攝入超過1 136毫升咖啡時,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就會升高。
此外,美國南加州大學藥學院的專家表示,常喝咖啡的人,他 們罹患結腸直腸癌、皮膚癌或肝癌的機率,都要比不喝咖啡的人來的低。
儘管咖啡對人體有多方面的好處,但幾乎每被證明一次,就會有專家站出來潑冷水——要么強調合理膳食結構勝過一切,要么警告過量飲用咖啡的潛在危害。當然這是好事,因為科學研究本身就需要嚴謹的態度,在咖啡中許多成分的作用機理尚未透徹之前,保持一定限度或許更有好處。
很多人也意識到,有時候在咖啡館買到的,與其說是一杯咖啡,不如說是一杯奶昔。比如你在星巴克買了一杯咖啡,裡面可能含有近800卡路里的熱量。那麼你從這裡面獲得的營養,與一杯黑咖啡所賦予的就不同了。實際上,咖啡的好處常常被其他添加物所連累,比如全脂牛奶或是多種高糖的風味物質。這時候,負擔到人們身體內的額外卡路里,或許在另一方面就抵消了咖啡對健康的益處。
相關搜尋: 健康養身星巴克咖啡淡斑方法 不用花錢花旗卡 星巴克麥芽糖醇 糖尿病花博門票 星巴克星巴克 杯蓋果寡糖 糖尿病喝飲料 糖尿病蜂大咖啡 咖啡豆酷玩樂團 科學家美式咖啡 黑咖啡普洱茶功效 糖尿病高雄 咖啡店 推薦高鐵車票 星巴克養身星巴克咖啡機健康養生食譜健康養生餐健康養身毛巾操健康養生網星巴克咖啡禮盒星巴克咖啡蛋捲星巴克咖啡種類星巴克咖啡價目表星巴克咖啡捲心酥星巴克咖啡旅程星巴克咖啡加盟統一星巴克咖啡星巴克咖啡買一送一
相關推薦
心臟衰竭患者再住院率高 奇美跨領域團隊提出改善方案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1名39年次的張先生,因為急性心臟衰竭住院,一開始因急性肺積水差一點呼吸衰竭而插管,後來經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衰竭團隊治療後,病情慢慢好轉;但是,失眠以及心理的負面情緒不斷影響著病人以及照護者。後來醫療團隊將病人加入個案管理與急性後期照護計畫,制定一系列個人化復健,也讓臨...
閱讀詳情 »爺爺走路不穩又健忘 竟是水腦症非老化現象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七十多歲阿公搭公車時,因緊急煞車撞傷頭部,雖腦部影像報告顯示正常,但在兩週後,阿公開始出現步態不穩,尤其轉彎時容易跌倒,又經常跑廁所,也越來越健忘,家屬發現不對勁趕緊前往台大醫院再次檢查發現,腦室明顯變大,確診為水腦症。醫師表示,所幸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透過引流手術...
閱讀詳情 »發揮每項治療武器優勢 延長晚期肺腺癌存活時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晚期肺腺癌標靶藥物開啟了「接力治療」模式!罹患肺腺癌的亞洲人中,每2人就有1人具有「表皮生長因子接受器(EGFR)」基因的突變,針對這類型的突變基因,現在已有第一、二、三代標靶藥物可以治療,若能透過妥善地接力使用,不僅可延長標靶藥物使用時間,至於病人最關心的整體存活時間...
閱讀詳情 »國外旅客入境 到底需不需要全面篩檢?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國外旅客入境需要全面篩檢嗎?臺大公共衛生學院12日舉辦記者會,台大公衛副院長陳秀熙贊同入境全面篩檢,表示研究顯示「入境檢測+居家檢疫5天+再次檢測」可揪出99%案例;台大公衛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方啟泰則表示反對,強調境外篩檢反使民眾降戒心,關鍵是全民實名制戴口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