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懷孕期間,食物絕對不能亂吃!

對於每一個女性來說,新生命的到來都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事情,或許更是一件家中成員,不論男女都需要幫忙注意且關心的重大事件。無論在懷孕中或是產後,飲食對孕婦來說都顯得相當的重要,從飲食當中去選擇對身體好的食品,更顯得重要。

懷孕期間,食物真的不能亂吃
懷孕期間,食物絕對不能亂吃
一、 懷孕飲食原則
1、 多吃一口
香菇、黃瓜、番茄等,這些色彩鮮豔的食物,同時富含了豐富有意胎兒的營養。
2、 幫助吸收
雞、魚、蛋、牛奶,豆類食物中的豆腐、豆漿,都便於消化吸收,並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孕婦可經常選用。
3、 止吐選擇
在懷孕初期,由於害喜症狀產生的嘔吐感,以及懷孕後期,因受到子宮內胎兒的壓迫而產生的反胃感,可多吃大、小米粥、饅頭、烤麵包、甘藷、餅乾,能血糖含量提高,改善嘔吐引起的酸中毒。霜淇淋、優酪乳等冷飲較熱食氣味小,有止吐作用,可適量。
4、 烹調口味
孕後,烹調時可選用檸檬汁、醋拌涼菜,也可選擇少量香辛料,讓食物有一定的刺激性,增加食慾。
5、 少食多餐
懷孕反應較明顯的準媽咪們想吃就吃。睡前和早起時,可以在床上先吃幾塊餅乾、麵包等小點心,不但可以減輕嘔吐,更可以增加食量。


二、 孕期禁忌食物
1、 蘆薈
懷孕間的準媽咪如食用蘆薈汁,不但容易引起骨盆出血,更有造成流產的可能。
2、 螃蟹
螃蟹性寒,有活血去瘀的功效,對孕婦相當不好,尤其是蟹爪。
3、 甲魚
甲魚有滋陰益腎的功效,不過甲魚性味鹹寒有著很強的通血絡、驅散瘀塊作用,因此也有一定的墮胎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鱉甲的墮胎之力比鱉肉還強。
4、 薏米
薏米是藥食同源的食物之一,不過經過藥理實驗證實,薏仁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因而是刺激子宮收縮,導致有誘發流產的可能。
5、茶葉
孕婦不要過多的飲茶,特別是濃茶,因為茶中含有咖啡因,有著興奮的作用,會導致胎動增加,還會危害胎兒生長發育。另外,綠茶屬寒性,懷孕初期或是平時容易生理痛的女性朋友,可以減少飲用量。
6、醋類
食用醋和含酸性食物是造成胎兒畸形的元兇之一,特別是懷孕最初的半個月左右,大量的酸性食物會造成體內的鹼度下降,從而造成疲乏、無力。長時間的酸性體質會影響胎兒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可造成胎兒畸形。加上現在食用醋供不應求,多數廠商早已不再使用傳統釀造方式,而是使用較快速的酒精發酵製成,除了在食用上盡量選擇大廠牌外,孕婦更應該減少食用量。
7、黑木耳
黑木耳學名叫做桑耳,具有滋養益胃的作用,很受孕媽媽們的歡迎,但是又具有活血化瘀的效果,是不利於胚胎的穩固和生長的,所以孕婦要慎用。
8、馬齒莧
馬齒莧是草藥又可當做菜來食用,其藥性寒涼還滑利。實驗證明,馬齒莧汁對於子宮有很明顯的興奮作用,會導致子宮收縮次數增多、強度增大,容易導致流產。

9.番紅花
有催經作用,會導致子宮收縮次數增多,容易導致流產。


最後提醒各位準媽媽們,烹調時可避免使用紅花由、葵花油、麻油,並且只要日常營養全面、充足,孕婦是不需要使用大補之品的喔~
懷孕很辛苦~ 需要每位準爸爸的細心照顧外,懷孕5-8個月時,是最不會不舒服且比較無忌諱的時間! 各位準媽媽們可以趁這段時間多出門走走喔! 那就祝大家能順利、開心的迎接家中新成員的到來囉~!!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Mommy Talk媽咪親子》部落格《Mommy Talk媽咪親子》粉絲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的問世,讓醫師取得基因治療的強力工具。美國近來批准首例CRISPR基因治療的第一期臨床試驗,科學家編輯了3名癌症患者的免疫細胞的基因後,再將細胞放回患者體內打擊癌症,觀察3-4個月沒有發現不良反應。賓夕法尼亞大學腫瘤學家Edward Stadtm...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現年57歲的黃女士自第1胎生產後,因便秘嚴重形成痔瘡,至今已有35年病史,最初痔瘡發作腫痛時,自行至藥房買成藥塗抹後稍有改善就不以為意。隨著年紀增長,發現痔瘡從原本如廁完會縮回去,變成必須用手推進去,直到最近半年竟常常脫垂在外,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由於害怕西醫必須開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年輕人也可能失智!一名罹患失智症9年半的張太太,是中華電信高層主管,先生說老婆原本個性非常聰明,有天突然讀不懂文件,常常重複問相同問題、忘記重要會議時間,性格大幅改變。直到前往臺大醫院就診,才在57歲確診為阿茲海默症。 中壯年罹患失智症衝擊大&n...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一名謝女士與兒子都是肝病患者,長期於桃園龜山住家附近診所看診,由醫師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疑似異常腫瘤,立即以健保署電子轉診平台,安排謝女士轉至林口長庚進一步檢查,確診為肝癌,幸好及早發現,迅速將肝腫瘤切除病情穩定後,轉回原診所就近照護追蹤,謝女士由衷感謝雙向轉診合作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