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農曆春節將屆,許多人為省錢自行染髮,1名女性美髮師因為喜歡以「邊洗頭邊染髮」的「泡泡染」產品染髮,甚至每2、3天就使用一次,結果在按摩頭皮之際,也將化學染劑直接接觸頭皮,引發頭皮紅腫、過敏,甚至造成毛囊發炎,而引發掉髮情況。專家建議想要在過年前透過染髮改頭換面的民眾,依照9個染髮原則,減少染髮劑對頭皮和頭髮的傷害。

 

愛用泡泡染竟掉髮 染髮牢記9原則
過年前,民眾為省錢會自行購滿染髮劑染髮,但專家提醒染髮前應認清產品是否通過衛生署認證,且詳讀產品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攝影/黃志文)

 

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泡泡染在國內已經有2至3年的使用時間,近2個月內門診卻意外收治到這1名女性美髮師因使用頻率過高,且一染就長達2年時間,雖然有做保護頭皮的措施,仍然會傷害到頭皮毛囊,以致出現掉髮的情況,建議,最好至少間隔3至6個月再染一次,避免傷害。

中華時尚美容協會理事長周苡臻和染髮劑產品廠商企劃部經理周佳蓉表示,民眾在染髮前,除了選擇適當的髮色之外,染髮前後還需注意以下原則,包括:

  1. 不建議使用洗頭染或泡泡染,將染髮劑當成洗髮精容易導致頭皮直接接觸染劑,增加發炎和過敏的機會。

  2. 認明染髮劑的外包裝盒上是否有衛生署許可字號和完整的產品標示。

  3. 染髮前確認頭皮是否健康,有傷口則不宜染髮。

  4. 使用前,詳讀產品的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項。

  5. 染髮前可先在前額、耳背和頸背等部位塗上乳霜,凡士林或乳液,保護皮膚不受染劑直接接觸而引發過敏反應。

  6. 染髮的適當時機,建議選在洗髮後的隔天,利用頭皮自然的油脂當作天然隔離劑,避免染劑直接接觸頭皮。

  7. 染髮後多喝水,加速身體和頭皮代謝染髮劑的速度。

  8. 若擔心染髮不易上色或顏色不持久,染髮前1至2周應暫停使用潤絲和護髮產品;染髮20分鐘讓染劑充分被頭髮吸收後再洗去;染髮後2周內減少洗頭次數,暫時不要使用潤絲精。

  9. 染髮2周後經常護髮保養,避免過度日曬、游泳、吹燙,保持髮絲健康,讓髮色更亮麗。

染髮後,何時該補染?周佳蓉表示,一般人平均每月會新長出1公分頭髮,原本有白頭髮的人可每個月補染髮根一次;若是出現上下層髮色明顯不同的「布丁頭」現象,也建議間隔3至6個月再做整頭染,以免次數過於頻繁,對髮質造成傷害。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老年人肥腰不是福!研究發現,50歲以上的國人腰圍每增加一公分,男性就增加6%糖尿病風險,女性則增加4%風險。專家認為,BMI與腰圍都可用來預測中老年人糖尿病的風險,而腰圍的預測力更強。這項研究刊登於最新一期「台灣公共衛生學會」雜誌,研究人員分析「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微整風潮正夯,尤其新春前後,許多愛美人士對微整的詢問度提高。但消基會提醒,近期接獲不少消費者買了如「電波拉皮、飛梭雷射」等儀療課程後,才發現膚況不適合甚至皮膚更糟,而要求院所退費,但無論最終協調成功與否,申訴期間及漫長的協調時程,已讓許多消費者身心飽受煎熬。在美容醫學領域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宜蘭縣為照顧長者們的口腔健康,自即日起至7月31日,開放65歲以上的老人家免費裝置全口活動假牙申請,名額400位,裝置後可保固一年。宜蘭縣政府自100年起就開辦全口假牙計畫,至101年底就有1136位65歲以上的長者受惠!衛生局長劉建廷表示,為瞭解裝置全口假牙的長者使用情形...

閱讀詳情 »

好發糖尿病,主要是因胰臟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所導致,多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三多症狀,通常多採以西醫治療;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阮膺旭指出,口服降血糖的西藥,很容易會出現低血糖、抗藥性等現象,因此若能合併中醫治療,則能有效幫助紓緩症狀。臨床上,1名約60歲女性,罹患糖尿病已10年,過去曾服用西藥約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