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愛用手機老花提早報到

 愛用手機老花提早報到(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看報紙怎麼越來越不清楚?手為什麼要越伸越長才能看得到字?這都是民眾罹患老花眼之初,最容易出現的疑問,老花眼又被稱為「手短症候群」也就是手再怎麼用力伸長,還是無法看清楚書本、報紙、手機等內容,然而,許多民眾因不服老,因此不願接受罹患老花眼的事實,眼睛專科醫師就呼籲,老花眼不及早治療,會讓眼睛越來越吃力,甚至出現頭疼、眼睛痠的症狀,在心理上也會因視力不佳而顯得憂鬱與暴躁,呼籲民眾碰到老花眼,應及早治療才能讓生活更加美滿。

老花眼早已不是老年人專利!

現代人因為長期盯著平板與手機,用眼過度的後果,將使得老花提早報到!根據統計,近8成的民眾覺得老花比其他的老化症狀(如皺紋、白髮等)更令人感到焦慮與不安,約6成民眾不願意承認自己有老花,另外也有近2成的民眾覺得一旦罹患老花,就代表自己已經進入中老年期而拒絕治療,顯然民眾還是認為老花眼是老年人的專利,但事實上,因3C科技的發達,老花眼早已纏上年輕族群。

眼科醫師林丕容指出,過去就有一名三十五上班族,發現看近的東西越看越不清楚,到診所診斷,發現竟是罹患老花眼,一問之下才知道她天天盯電腦與手機等螢幕,估計超過十小時才造成老花眼提早報到。

三十歲老花眼族群 愈來愈多

林丕容表示,老花的成因,除了自然老化外,還有科技發展造成的人為老化。老花的形成主要是因為當人們年紀漸長,水晶體開始變硬,彈性也會變差,造成調節視線遠近的能力變弱,這是自然的生理老化現象。

但長時間使用3C、閱讀,會讓睫狀肌持續處在緊繃的狀態,久了就會造成睫狀肌過勞、彈性疲乏,這就是人為所形成的老花。所以老花並不只侷限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近年來3C商品流行影響視力健康嚴重,使老花眼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出現,30多歲就來求診的患者比例提升。

而老花的矯正方式包括了眼鏡、隱形眼鏡矯正,及近期廣受民眾青睞的雷射手術,林丕容醫師表示,利用雷射溫和製瓣,再搭配客製化軟體,可為老花族群提供量身訂做的視力矯正,也可一併矯正近視、散光等問題,省去了配戴眼鏡或隱形眼鏡的困擾。

林丕容醫師呼籲,老花是一般常見的眼部疾病,民眾無需因老花覺得焦慮憂鬱,發現老花症狀時及早治療,方可降低心理與生理上的壓力。而老花近視雷射手術雖然便利,卻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施作,本身有嚴重的乾眼症、糖尿病、關節炎或免疫系統失調的患者,需事先告知醫師,並接受專業眼科醫師的視力檢查、諮詢與模擬試戴,依照個人體質與用眼習慣調整治療方式,方可達到完善的治療成效。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到假日,許多人熬夜、睡到自然醒,生活作息不規律,假期結束後,反而覺得更疲憊,注意力不集中,有些人甚至出現失眠與憂鬱傾向,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5年的調查發現,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有睡眠障礙問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甚至將睡眠不足視為公共衛生問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生活中反覆的挫折、不如意,又缺乏家人、朋友系統的支持,有些人就會選擇自我封閉、窩在家裡不出門,成為「繭居族」,心理韌性可以幫助每個人在面對壓力時,運用內外在資源來解決問題。 習慣性拒絕社交 迴避參與社會 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治醫師黃彥勳指出,繭居...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苗栗一位55歲的李姓家庭主婦,因為長期右肩疼痛至醫院就醫,經超音波及X光診斷,發現其右肩旋轉肌鈣化性肌腱炎,雖經過數周復健,狀況有改善,但仍殘留疼痛感且關節活動度仍有限,經醫師評估後接受震波治療,在2次治療後整體的疼痛感及活動度都大幅改善。 肩膀、手肘、下背 慢性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心臟疾病僅次癌症,多年來一直高居臺灣前10大死因第2名,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不僅危險性高,病例數量也因人口老化及國人飲食西化而逐年增加,症狀較輕者可採用藥物治療,嚴重者則可能需要做血管繞道手術,或作冠狀動脈氣球擴張術,甚至置入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加以治療。 1個月~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