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腎臟好 「三控三避」不可少

想要腎臟好 「三控三避」不可少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造成腎臟病的原因中,第一名是糖尿病,第二名高血壓,第三名腎絲球腎炎,而且侵襲腎臟不著痕跡,速度緩慢,難以察覺,直到發現出了狀況,已經發展至需要洗腎的階段;腎臟科醫師提醒,其實,腎臟病會有早期徵兆,並且可透過「三控三避」來顧腎。

瞭解腎臟生病原因

恩主公醫院腎臟科病房張嘉峰主任表示,想要維護腎臟,首先要瞭解導致腎臟病的原因,例如糖尿病與高血壓,分別是導致腎臟病的一、二名,因此最基本就是要控制好糖尿病與高血壓,其二是要瞭解尿毒來源,因為吃進的營養無法被吸收利用,又尿不出去,反而變成身體的負擔,進而使尿毒素增加,所以在飲食上就要特別注意。

牢記早期7徵兆

張嘉峰主任指出,很多腎臟病人會詢問,腎臟不好要吃什麼才能補;其實,腎臟不要補。由於腎臟病的機轉複雜,因此,要及早加以防範,若是出現「泡、水、高、貧、倦、夜、痠」,即小便起泡、水腫、血壓高、貧血、疲倦感、夜尿及腰痠等早期徵兆,就要及早就醫。

恪守「三控三避」

此外,對於腎臟病高危險族群,可透過「三控三避」來顧腎;所謂「三控三避」即是控制血壓、蛋白尿、血糖,以及避免感冒、過度疲勞、傷害腎臟的藥物及檢查。張嘉峰主任進一步指出,國人洗腎盛行率持續增加,往往是因為很多病人無法有效進行自我飲食管理;因此,最好是能搭配營養師共照團隊,從衛教與飲食著手,才能更上一層樓。

頻尿暴食狂飲 換低蛋白飲食

因為食物豐富,現代人普遍吃了多餘飲食,造成營養過剩,增加身體負擔,所以,張嘉峰主任建議,若是有多吃多喝多尿的情況時,就應該要瞭解腸道療法,從低蛋白飲食做起,要是不容易吃低蛋白飲食,也可補充不產生尿毒素的酮基胺基酸療法,及早介入治療,可使腎臟免於惡化。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39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遇上冷空氣 氣喘患者易誘發症狀寒流來襲,有氣喘症狀的民眾得多注意,務必做好保暖措施外,也要記得按時服藥,才能避免症狀惡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建文指出,氣喘病主要是可逆性的肺部支氣管阻塞及呼吸道慢性發炎的疾病,當患者遇上冷空氣時,就可能因此刺激呼吸道,誘發咳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2週腸病毒疫情略升,且近期連續出現2例新生兒染腸病毒克沙奇B型併發重症案例,民眾仍不可掉以輕心!疾管署提醒,尤其準媽媽們應留意自身健康,產前14天起至分娩前後,如有發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肋肌痛等症狀,應告知醫師並與嬰幼兒採取適當隔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不少老年人以為年紀大了,容易骨骼疼痛、食慾不好很正常,當心可能是骨髓纖維化。醫師指出,脾臟腫大是骨髓纖維化最典型的症狀,進而壓迫到其他器官,造成病人一連串的不適症狀,包括腹痛、食慾不良、皮膚搔癢、骨骼疼痛、貧血等。罕病骨髓纖維化 每年新增150人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國內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高齡72歲罹患第三期胃癌的老阿公,治療初期狀況不見好轉,腫瘤指數CA19-9持續上升,檢查後確診為第四期胰臟癌,而胃癌併發胰臟癌的情況並不樂觀,經醫師評估後,接受第二線新劑型藥物的治療,患者的腫瘤從七公分縮小到兩公分,更有利於切除手術的進行,並且降低腫瘤再度復發的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