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情緒勒索想自殺 失眠是警訊

情緒勒索想自殺 失眠是警訊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失眠併發壓力大 跳脫藥物治療有方

被情緒勒索有可能嚴重到想自殺,失眠和焦慮是一種警訊!一位32歲的女性空服員,因十多年來長期受失眠困擾,又與母親關係緊繃,情緒壞到想自殺,經精神科醫師評估,接受臨床心理師治療一段時間後,不但取消自殺念頭,也逐漸遠離安眠藥的依賴。

嚴重失眠變焦慮 情緒崩潰險輕生

另一位35歲的男性患者,長年失業又要照顧失能的父親,導致嚴重失眠,只好整夜都打電動遊戲,結果情況更糟糕,甚至想到要和父親同歸於盡的念頭,經精神科醫師建議接受了臨床心理治療。

心理治療建立信心 輔導找出長處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白世安表示,在輔導的個案中,約有七成的患者深受失眠折磨,上述兩位很特殊的個案,在心理和生理的因素交互影響,就像難於鬆開的繩結,緊緊交纏著患者的身心。那位空姐經八次的心理療程,教導腹式呼吸訓練、漸進式肌肉放鬆訓練、想像式放鬆訓練、冥想感覺訓練等,從專注、放鬆、轉念、靜心到解放自己身心,循序漸進到加強自我訓練。結束療程後兩個月,就不想自殺了,睡覺品質也改善很多。

而那位想要和父親同歸於盡的男性,白世安臨床心理師指出,在增加他反思覺知的訓練和信心建立訓練,輔導他發覺自己的長處,從教導寫求職履歷到面試的模擬,幾個月後捎來好消息,已找到工作,並安頓父親到安養院。這位患者還說,經心理治療後,他深深感覺自殺是蠻恐怖的,好好活下去最重要。

解放身心不失眠 讓自己好好活下去

白世安心理師在執行臨床心理治療中發現,在失眠和焦慮的患者中,常伴隨有工作壓力、失業、親子關係不良等問題最多。他說,這些患者接受臨床心理的訓練,自己回家後能夠照著步驟自我勤練,得到的效果會更顯著。

有失眠和焦慮的民眾最好即早尋求精神科醫師診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醫師會做最好的評估,接受臨床心理治療是讓患者藉由種種自我訓練和認知,看見內心深處的自己,跳脫情緒勒索的陰影,在治療過程中將獲得雙重效果。最近也有遠從澳洲、美國的德州、加拿大的華人到澄清醫院接受臨床心理的完整療程。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4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3歲的小白從中午開始吐了無數次,一吃東西或喝水就吐,到了晚上又出現發燒和腹瀉,所以到急診室就診。小白5歲大的哥哥前兩天也有同樣症狀,媽媽在晚上一樣開始嘔吐、發燒和腹瀉也在急診。經由各種明顯的接觸史和典型症狀,醫生診斷為病毒性腸胃炎。所幸打完點滴,服用止吐藥和腸胃藥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56歲男性是糖尿病患者,幾個月前,右眼突然視力模糊,尋求眼科治療但卻無法醫治,後來還因糖尿病控制不佳併發腎病變因此住院,沒想到經眼科會診檢查,發現患者雙眼為增值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右眼早期玻璃體出血,透過多次多波長點陣掃描眼底雷射治療後,患者視力已順利恢復。 眼底...

閱讀詳情 »

歡樂連續假期被濕冷的天氣打壞旅遊興致?別難過!在桌上也能玩出一片晴天,近年來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桌遊逐漸興起,看著整桌玩家不分年紀讓大人、 老人、小孩陷入既緊張又興奮氣氛中,不但動手玩,也要動腦想就能融入其中。   桌遊的好處 哲學家柏拉圖曾經說過,「要了解一個人,觀察他玩一個小時的遊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 228連假到來,忙碌的工作之餘,已有規劃怎麼享受休假生活?趁著假期,來趟愉悅的旅遊犒賞自己吧!根據一份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 較少高度愉悅經驗 死亡率較高 該研究以英格蘭50歲以上參與ELSA<英格蘭老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