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恐慌症發作毫無預警 你可以採用「這些方式」協助改善

恐慌症發作毫無預警 你可以採用「這些方式」協助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恐慌症的第一次發作,通常無法預期,患者可能會突然發生心悸、冒汗、發抖、頭暈、冷顫或發熱感覺,不由自主的呼吸急促或窒息感、喉嚨有梗塞感、胸口疼痛不適、噁心或腹部不適、皮膚感覺麻木或刺痛感、失去現實感或失去自我感,有些人發作時會感到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或好像要即將發狂、也有些人發作時會擔心自己快要死亡。

症狀發展快 持續半小時

出現上述13項症狀至少4項以上,發展非常快速,通常在10分鐘以內,症狀帶來的不適達到最嚴重,持續20至30分鐘後緩慢消失,若超過1個小時,患者因擔心再度發作,可能會急著就醫,卻都檢查不出問題,甚至出現與恐慌發作相關聯的行為改變,例如有人會避免運動,持續時間長達1個月以上,就要懷疑是否罹患恐慌症。

恐慌症發作 毫無預警

平常的時候,有可能會因為懼怕某些事物,比如觀影後的刺激感,產生心理作用、害怕的情緒而導致身體出現不適反應,例如心跳加速與全身緊繃等,但是這類型的反應與恐慌症最大的不同處,在於恐慌發作時,是無預警與毫無緣由的。

血清素併抗焦慮藥 助緩解

提高血清素的藥物有很好治療效果,例如血清素回收抑制劑,是抗憂鬱劑的一種,經常是精神科醫師使用來治療恐慌症的藥物,但提高血清素藥物的作用,通常要等2星期左右才能達到最大療效,有時會需要合併使用抗焦慮藥物,來協助緩解恐慌症的相關症狀,例如極度焦慮與全身不適。

肌肉放鬆、腹式呼吸 協助改善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社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陳易隆說,使用藥物治療外,結合認知與行為治療效果更妥當,提供正確與合理認知,改變思考方向,協助患者以正面思考模式看待恐慌症,使其了解恐慌發作時帶來的身體不適與焦慮情緒的相關性,行為治療中的肌肉放鬆訓練技巧與腹式呼吸,也可以改善症狀。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清明節吃潤餅,是國人擁有的一種特色文化,它是以極薄的麵餅為皮,內餡種類可自由搭配,不論是葷、素、甜、鹹皆均可,而現在這種傳統小吃也常見於小吃攤販或餐廳料理。 但你知道嗎?市售潤餅一份約有400大卡,由其是外皮2張就相當於1/4碗飯,不僅如此,有些潤餅為增加飽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女性乳癌的發生率逐年升,成為婦女健康的殺手。有位不到30歲的女性,因為同事發現罹患乳癌並接受治療,讓她在好奇之下回家進行自我乳房檢查,無意間摸到右側乳房有硬塊,嚇得立即就醫。 月經來潮、乳房發育後  就要開始注意 阮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洪國禎醫師指出,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因為自行車運動傷害就醫人數明顯增加,很多人假日長途騎乘後,隔天上班就膝蓋外側疼痛到無法行走,還有人甚至因此而出現暫時性陽痿症狀!一名四十餘歲的男性上班族,為彌補平時沒時間運動,假日最愛長途騎自行車。上個月跟著自行車隊一日往返墾丁,往返兩百多公里,騎到半途,就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A肝,在台灣曾經是盛行區域,但近年來環境與衛生改善罹病率已大幅減少,但中國與東南亞地區仍然是高流行區域,而這兩個地方都是國人常經商、旅遊的地方,所以還是會有民眾受到感染。 且依A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學之研究顯示,台灣地區30歲以下之年輕人有超過70%沒有抗體,小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