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性心肌梗塞 把握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

急性心肌梗塞 把握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

(健康醫療網/記者梁以辰報導)1名67歲的蘇姓商人以往沒有特別病史,最近因持續胸痛就醫急診,醫師評估後發現為急性心肌梗塞,立即為他做心導管檢查手術才救回了一命。台南市立安南醫院心臟內科楊晨佳醫師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當下發生至血管打通的時間,要在兩小時黃金時間內,因為「時間就是肌肉,時間就是生命」。

國人10大死因裡,心血管疾病高居前3名,光是去年就奪走台灣近2萬條生命。根據統計,平均每30分鐘就有1人過世,其中佔最大比例的就是急性心肌梗塞。因女性有荷爾蒙保護,而抽菸者又以男性居多,所以男性發生急性心肌梗塞率是女性的2倍,而且會比女性早發5至10年左右。

楊晨佳醫師說,急性心肌梗塞持續的時間,和心肌梗塞的範圍,以及死亡率有直接的關聯性,所以千萬要把握黃金時間;而處置急性心肌梗塞,以及時打通血管及重建血流為治療的最終目標,並建議以心導管手術為主要打通血管的方式。

提醒民眾,平時若感覺胸悶、胸痛或是呼吸有不順時,就要趕緊找心臟科醫師診斷治療,若胸痛持續超過30分鐘,緊急送醫較保險。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或是年紀較大的人,因其心肌梗塞症狀常為食慾不振及上腹痛等,症狀較不明顯,因此呼籲家人千萬不要小覷,反而要特別小心觀察,爭取更多黃金救命時間。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8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面對武漢肺炎疫情來洶洶,站在第一線的護理人員更是拚命奔波,為感謝護理師的貢獻,且使防疫前線更完善,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舉行疫情爆發以來南部第一場護理研討會「疫猶未盡護理防疫一起來」,邀請南部各大醫院的護理人員,透過視訊互相分享抗疫經驗,為共同守護家園盡一份心力。...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為因應疫情,加強照顧弱勢,行政院核定「防疫期間關懷弱勢加發生活補助計畫」,只要民眾符合資格,4月至6月期間,每人每月可領1,500元生活補助加發金,各縣市這幾天陸續撥發,經核定共有67萬人受惠。 衛生福利部指出,這項補助計畫加發對象為已經請領下列補助的民眾,將在4月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體重飆破120公斤的婦女,怎樣都瘦不下來,但因行動不便,已到需人攙扶地步,換了人工關節還是走不動,才痛下決心接受減重手術,術後3個月瘦了25公斤,終於可以行走自如,連防疫期間也不怠惰,持續在住家附近散步。減重後體態輕盈 就連血壓也跟著降臺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