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香又脆的炸雞、薯條、甜甜圈、鹽酥雞,很多人愛吃,但這些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長期攝取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你知道哪些食物、哪些油含有反式脂肪嗎?會用哪些標示隱藏在食品裡呢?
反式脂肪被視為「心血管的隱性殺手」,但大家知道什麼食品含有較多的反式脂肪嗎?消基會建議,民眾購買西點、油炸或加工食品時,不能只看營養標示,在食品添加物中,「氫化植物油」、「人造奶油」、「轉化脂肪」就含有反式脂肪,挑選奶油時,常見的「乳瑪琳」多半是氫化過的人工奶油,最好選擇「butter」。
《食品標示含量,7/1起跑》
鑑於反式脂肪嚴重危害心血管健康,衛福部規定,2015年7月1日起,包裝食品營養標示需標示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每100公克食品反式脂肪超過0.3公克,無論天然或人造均需標示含量,0.3公克以下可標示為0。
消基會指出,丹麥於2003年頒佈反式脂肪禁令,禁止販售反式脂肪含量2%以上的加工食品;2008年,瑞士也立法限制銷售反式脂肪食品;美國、加拿大、荷蘭、瑞典、德國、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陸續規定食品必須標註或限制反式脂肪含量。
►看更多:植物性奶油,潛藏健康危機
《國健署調查,36%沒聽過》
反觀我國,國健署今年3月公布「民眾對反式脂肪之認知與攝食習慣調查」, 36%的人沒聽過反式脂肪,68.6%的人購買包裝食品時,沒看過或很少看反式脂肪含量標示,顯示多數民眾疏於防範反式脂肪的危害。
消基會表示,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自(FDA)指出,反式脂肪並沒有所謂的「安全劑量」,但少吃為妙,根據衛福部的資料,暗藏反式脂肪的食品如下,民眾可作為選擇參考。
1.油炸食品:炸雞、薯條、油豆包、油豆腐、油條、鹹酥雞、甜甜圈等。
2.酥油、植物酥油、烤酥油、白油、硬化油及這類油品製成的派類或酥皮點心。
3.餅餡油、塗抹油、沙拉醬。
4.烘焙用油製品:小西點、鬆餅、部分烘烤麵包。
5.洋芋片、經油炸處理的速食麵或糖果類。
6. 奶精、奶精粉。
►看更多:愛吃炸雞,少年「無膽」
《薯條、酥皮濃湯含量高》
消基會表示,香脆、好吃的食品多有反式脂肪的蹤影,100公克薯條的反式脂肪高達4克多,酥皮濃湯也有1.6克、德國香腸0.78克、起司蛋糕0.45克、鬆餅0.3克、油條0.15克,由於反式脂肪不易代謝,長期攝取累積體內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雖然衛福部7月起將反式脂肪納入管理,但該會呼籲最好禁用、禁賣。
消基會指出,民眾購買西點等加工食品時,若成分標示氫化植物油、半氫化植物油,英文為Hydrogenated或Trans Fat,即代表含有反式脂肪,最好少買,並減少外食,市面油炸品多,如炸雞、甜甜圈、鹽酥雞等,用油品質令人憂心,高血脂、心臟病患者、懷孕及哺乳婦女、幼童、肥胖者等高危險群更應避免。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食品添加物食品添加物 英文psp gen台灣好食材反式脂肪 代謝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反式脂肪 英文ans 螞蟻的窩德國香腸 英文食品營養標示營養標示 糖營養標示 英文五月天戀愛 ing奶精粉 英文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食品添加物種類psp gen d3台灣好食材網站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
相關推薦
打疫苗領500元再加碼! 指揮中心宣布擴及「55歲以上原住民」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了催出老人家來打疫苗,指揮中心祭出最新500元誘因,從3月10日到4月10日將加碼針對尚未接種第1、2、3劑COVID-19疫苗的65歲以上長者,提供500元(含)以下衛教品,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9)日下午宣布,加碼政策也同步擴及到55歲以上的原住民...
閱讀詳情 »印度男來台餐廳工作「解隔離快2周」才篩到! 急匡列老闆 員工4人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出現解隔離進入社區已經快2周才被發現的確診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國內新增7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例本土個案及74例境外移入(54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境外移入個案中的案21061、印度籍男子,...
閱讀詳情 »本土+3!台南社區群聚燒出院內感染 2藥事人員最早這天就有症狀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雄自助餐店與遊覽車團群聚燒一路進台南的醫院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3例本土確診個案,全是自助餐店與遊覽車團的衍生個案,且繼昨公布的「復健巴士」一車多人染疫之後,最新連台南該醫院內的藥事人員也有2人確診,醫院將緊急停診至3月13日,目前全院採檢432...
閱讀詳情 »左手臂異常腫脹快壞死! 她「身上切開十多道傷口」痛到崩潰躲過截肢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手臂異常腫脹,只得在身上切開十多道傷口,熬過換藥痛到崩潰的難關,才能避免截肢!這樣的狀況日前就發生在一名70歲的婦人身上,本身有胰臟癌病史的她,因意識出現狀況被送急診,住院後左手臂卻越來越腫脹,醫師診斷「急性腔室症侯群」,必須馬上在腫脹部位以筋膜切開術切開十多處釋放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