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心血管手術後須復健 可使再發率下降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節節上升,目前各大醫學中心在做完心血管手術之後,都會安排進行復健運動;復健科醫師指出,只要定期做復健運動,大約一至三佪月,就可以看到效果,而且可使再發率下降。

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書群表示,心血管手術後的病人,一定要進行心臟復健運動,還在住院中時,運動的強度會安排在輕中度,進行六天的運動復健之後,運動的強度會增加,會以中強度的復健運動來進行,主要是因這時心血管已趨穩定。

其實,運動也和醫藥一樣,會有運動處方;黃書群醫師指出,騎腳踏車以及走1萬步,其實是輕度的復健運動,在心臟血管狀況還不穩定的住院期間時,可以做騎腳踏車運動或是走路運動,但是出院之後,中度的復健運動會要求1週消耗1500大卡,並且要有運動護照,做詳細的記錄。

黃書群醫師說,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術完成,出院回家之後,應每週安排2至3次到門診來做心臟復健運動,而在出院之後的心臟復健運動強度,則應該是以休息時的心跳數加上20下,心跳數大約應在90-110下,運動強度才足夠。

定期運動好處多多,尤其是心血管手術後的病人,運動之後的效果更是明顯;有研究顯示,心臟復健運動可降低心管病的再發率,也可以使住院率下降,更可以改善生活品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85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高血壓控制不好,易得腎臟病,腎臟病患者也容易有高血壓,營養師提醒,患者除了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外,平時更要留意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才能有助身體健康。 大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黃振森醫師表示,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抽菸、高血糖、家族史及腎臟病,而高血壓若是控制不好,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女性醫護人員工作時間長,又擔心意外懷孕攪局,需要一個彈性又長效的避孕工具。婦產科醫師張建玫表示,過去女性醫護人員除了口服避孕藥外,只能選擇裝傳統含銅避孕器。不過,最近三年型子宮內投藥系統(IUS)上市,吸引不少年輕女性醫護人員興趣,紛紛詢問及要求裝這個新的長效避孕工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一名70多歲的婦人被推進急診室,陪伴在旁的是她的先生及兒子,老先生慌張地看著老伴,兒子描述著母親近日情緒不穩及失眠的情形,自責未預防母親刻意吞服過量安眠藥。 時節逐漸入秋,大地蕭條的景色容易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更易導致心情憂鬱,甚至有自殺意念及行為。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寶寶的平安健康出生及成長,是為人父母最大的盼望。育有一個9個月大寶寶的媽媽最近發現,寶寶聽力與發音似乎有些問題,當家人在跟孩子玩躲貓貓或叫他名字時,總是不太有反應。在兒童健檢後才發現寶寶確實有聽力問題,甚至導致寶寶發音產生障礙。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院長、小兒科醫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