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創牙周治療 讓患者展微笑

微創牙周治療 讓患者展微笑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一名62歲男性病人,在例行牙齒檢查中,發現左側上顎正中門牙牙齦些微浮腫,經牙周檢查後確認遠心處有個窄且深7mm的牙周囊袋和齒槽骨破壞,合併一系列的放射線與理學檢查,診斷是牙骨質撕裂。因為患部位於微笑美觀區,手術本身的創傷容易使得牙齦退縮,為了不影響美觀,選擇以微創方式,在顯微鏡輔助下,利用骨粉合併再生凝膠進行牙周組織再生,術後牙齦外觀維持完整,成功保留原來外貌。

新式微創牙周治療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牙科徐志中醫師表示,微創概念早在外科醫學行之有年,但微創牙周治療這個名詞是由近代義大利的牙周病醫師Cortellini與Tonetti等學者發揚光大,這類型治療的實踐,建構於過去數十年牙周再生材料與牙科顯微器材的蓬勃發展,也就是凝膠狀的牙釉基質蛋白(Emdogain)正好適用於微創手術的微小傷口。

牙釉基質蛋白本身具備抑制阻礙牙周再生的上皮細胞生長,促進成牙骨質細胞的生長及分化,刺激早期血管新生,有助於傷口癒合及有效降低術後的感染與不適的功能。另外,搭配骨粉進行牙周再生的效果也與傳統組織引導再生術相近,加上使用微創手術,能大大提升臨床上的操作便利性,減少手術時間。

顯微鏡幫助牙醫師看得更清楚

徐志中牙醫師說,牙科顯微鏡的輔助,不僅能讓醫師視野集中,使複雜細微的生理構造影像放大呈現,更讓原本需要高度專注力,費盡心神且連續不間斷的治療處置,能夠像「定格凝視」那樣,輕巧又準確地被醫師執行,不再只是憑藉「手感」與「經驗」來決定病灶處使否處理得當,更是親眼所見,在最小傷害下完成目標。

微創牙周手術並非適用所有病例

然而,微創式牙周手術當真百利而無一害,能完全取代行之有年的傳統術式嗎?雖然微創牙周手術有諸多好處,但不能全面適用於所有病例,必須是由有經驗的醫師,加上謹慎篩選適合條件的患者,才能將此類型手術的優點表現的淋漓盡致。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現年54歲的阿明(化名),10年前於公司健檢中意外發現肝臟有顆5公分腫瘤。開刀切除後,原已經放下心中大石,不料,3年前追蹤檢查時,竟發現有單顆約一、兩公分的腫瘤復發。儘管多次接受射頻電燒及栓塞治療,腫瘤數量仍持續增加,且於1年前侵犯肝門靜脈,進展至肝癌晚期。依然抱持著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國二女生從小就飽受過敏性鼻炎的困擾,媽媽帶她四處求診,最後找到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的門診,媽媽說女兒國二前從來都沒考過100分,成績一直不甚理想,經醫師建議接受減敏療法,大概一個月症狀就好轉許多,國三後成績變好,甚至考到100分!讓媽媽驚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鐵人三項比賽中,中老年男性的猝死風險高!鐵人三項比賽對運動愛好者是一場挑戰自我的極限運動,所有參賽者必須獨立完成游泳、騎自行車和跑步極限項目,但這項充滿挑戰性運動真的適合你嗎?依據《美國醫師協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 ,AC...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發現,新冠肺炎在全球流行將近1年,共有6大病毒珠分型,目前由第6型分布最廣感染人數最多,可說是新冠病毒的「主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如果新冠病毒能穩定在同一型,可能是好消息。 莊人祥解釋,如果流行病毒能夠穩定,可能會左右發展疫苗效用,如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