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從臉色告訴你,身體哪裡有病兆!(請轉分享)

從臉色告訴你,身體哪裡有病兆!(請轉分享)

臉色一:臉色發黑、眼圈發黑
​可能征兆:腎臟負擔過重
早上起來,發現自己眼圈發黑、臉色晦暗,除了睡眠不足,還可能是腎臟負擔太重的一種徵兆。​中醫認為五色對應五臟,黑是跟腎相對應,所以說腎虛的病人往往多見黑面色。​除此之外,黑眼圈也屬面色發黑,其因多為腎虛導致水代謝異常。
【建議】
1、保證充足的睡眠,盡量不熬夜。
​2、可減少用鹽量和用糖量,能不加糖的菜盡量不要加糖,用鴨肉煮栗子、燒大白菜、豬腰子煮湯等進行食療。

​​臉色二:臉色發黃
​可能征兆:脾虛、有濕氣
蠟黃、焦黃,有這兩種面色的人,往往不是脾虛就是體內有濕氣。​脾胃是先天之本,是營養物質的來源,還兼具代謝水濕的功能。倘若脾胃功能健運,則氣血旺盛,皮膚柔潤;如果脾胃虛弱不能正常運化,則會出現臉色發黃。​
在平時生活中應多注意固護自己的精氣,多吃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烏賊、水果等,少吃辛辣刺激、煎炸爆炒的食物。​
【建議】
1、這類人群應少吃肥膩和生冷的食物。​
、可多食赤小豆、扁豆、蠶豆、花生等食物,也可用山藥糯米粥等藥膳來調養。

三:臉色發青
​可能征兆:氣機不調、血行不暢
肝臟能調節血流量和調暢全身氣機,使氣血平和,倘若肝氣鬱滯就會導致氣血失和,面如青色。​這種臉色的人多伴有多疑、愛鑽牛角尖、容易莫名其妙地發火等。在生活中很多人在自己生氣時,就能發現自己的臉蛋發青。​
【建議】
1、此類人群可多吃具有理氣解鬱、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蘑菇、苦瓜等。​
2、少吃酸澀之物,如烏梅、泡菜、檸檬等,以免阻滯氣機,同時不可多食冷凍食品。

​​​​臉色四:臉色過於白皙
​可能征兆:氣血欠虧
蒼白、煞白、慘白,這種臉色多跟氣虛、血虛關係密切。​除此之外,還有一種蒼白臉色可能是由體寒引起的。​
【建議】
1、改善這一症狀,可以將紅棗、花生米用溫水浸泡後,用小火煮熟,再加些蜂蜜熬至黏稠食用。常吃這些食物,可使臉色紅潤起來。
​2、建議少食冰冷的食物,尤其是體寒者更要注意保暖和保養身體。

臉色五:臉色發紅
​可能征兆:陰虛、上火
健康的紅是由內而外散發的,而不健康的潮紅有一個特點,看起來極度不自然。​一般面色潮紅的人還有心情煩躁、兩手心兩足心發熱的表現。這些現象容易發生在熬夜一族的身上。​如果上火屬於實火,則表現為滿面通紅;如果是陰虛引發的上火,往往只是在顴骨發紅。​
【建議】
1、盡量不要熬夜,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2、不要吃過於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多吃點龜苓膏、中藥涼茶和苦瓜去去火氣。​​

臉色六:鼻尖呈紅色或紫色
​可能征兆:鹽和酒精攝取過多、血壓偏高
鼻尖代表了心臟的情況。鼻尖呈紅色或紫色可能是鹽和酒精攝取過多,或血壓偏高。​
【建議】
在日常飲食中,要避免攝入過多的鹽,戒菸限酒,以清淡飲食為主,盡量保持起居規律。同時注意血壓的情況。

臉色七:耳朵發紅
​可能征兆:血液循環不好
耳朵代表了腎的狀況。耳廓呈紅色或紫色說明血液循環不好。​
【建議】
要少飲酒,少吃精細食物,少吃糖,多做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順暢。

​​臉色八:面頰呈褐紅色
​可能征兆:高血壓(疑似可能)
面頰呈褐紅色可能是高血壓的徵兆。​
【建議】
面部呈此顏色的男人們要注意減少吸煙量或戒菸,經常測量血壓。​​
【特別提示】
​以上自辨方法僅供參考,若需準確判斷病症,請前往醫院就診,以醫生診斷為準!

從臉色告訴你,身體哪裡有病兆!(請轉分享)

 相關文章閱讀推薦:

疲倦嗎?獻給長期熬夜或失眠的朋友!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3401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較多重性,主要因身體多項生理系統的的儲備量下降,且超出原有年紀該有的程度,造成外界壓力來臨時,打換了身體平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家醫科醫師葉孟奇指出,像是因住院治療後僅能臥床,生活得靠他人全程照顧,或看似健康且能自我照顧,但體格偏瘦、行動也稍遲緩...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衛生福利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1日晚間公布,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又現家庭群聚感染,第10例為第9例丈夫(40多歲),原列為接觸者,經衛生單位進一步調查發現其去(2019)年9月至中國大陸武漢工作,今年1月12日返台,於1月21日出現上呼吸道症狀,22日曾就醫檢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生福利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1日晚間公布,國內武漢肺炎疫情又現家庭群聚感染,第10例為第9例丈夫。而30公告1例武漢肺炎(2019新型冠狀病毒)個案,患者1月27日發病,28日就診,30日檢驗確診。疾管署確認傳染者是患者的先生,武漢回台曾有呼吸道症狀就醫的經歷,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民眾搶口罩,雖然中央統一管控,每人每次限購3片,但仍然許多人撲空買不到,特別是兒童口罩,許多家長都在反應買不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目前台灣不需要每個人都戴口罩,有出現呼吸道相關症狀,或要前往高風險場域,才需要戴口罩,然而流感正在高峰,是否需要戴口罩預防流感,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